时间: 2025-04-29 15: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7:32
身世飘浮水上蓬,閒中清事有谁同。
吟窗梦草添诗料,画笔生花夺化工。
酒后乌乌时击缶,愁来咄咄自书空。
园林寂寞春何处,春在桑麻雨露中。
我身世如同水中的浮萍,闲暇时清静的事情又有谁与我相同呢?
在窗前吟咏,梦中的草木成了我的诗歌素材,画笔挥舞生花,胜过了工匠。
喝酒后时常敲击鼓声,愁苦时便咄咄逼人地在空白纸上书写。
园林中显得孤寂,春天又在哪里呢?春天就在桑麻的雨露之中。
作者介绍:黄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多受制于权力与名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孤独,表达了对自由和心灵宁静的向往。
黄庚的《和茅亦山先生杂咏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歌。诗人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篇以“身世飘浮水上蓬”引出自我处境的无奈,利用浮萍的比喻传达出一种漂泊无依的孤独感。接下来的“閒中清事有谁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似乎在说即使身处清闲的环境,亦无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心境。
接下来,诗人转向了创作的过程,提到“吟窗梦草添诗料”,表达了在自然中获得灵感的喜悦,而“画笔生花夺化工”则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自信。这种自信与内心的愁苦相对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酒后乌乌时击缶,愁来咄咄自书空”,在饮酒后,诗人用敲击鼓声来发泄内心的郁闷,而愁苦时却只能在纸上自言自语,显示出一种无奈的孤独。
最后,诗人以“园林寂寞春何处”收尾,探寻春天的去处,反映了对生命的渴望与希望。通过“春在桑麻雨露中”的结尾,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生命的希望和春天其实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孤独的反思和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与思索,展现出诗人希望在平凡生活中找到春天的愿望。
诗词测试:
诗中“身世飘浮”比喻了什么?
A. 无稳定性
B. 安定幸福
C. 风光明媚
D. 富贵荣华
诗人通过“春在桑麻雨露中”想表达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生活的希望与生机
C. 对春天的追忆
D. 个人的失落
诗中提到的“酒后乌乌时击缶”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狂欢
B. 孤独与愁苦
C. 友谊
D. 祝福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