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5-02 01:44:20

诗句

典刑奕奕照来今,鹤发鱼轩汝女浔。

避地梁鸿不偕老,弄乌莱子若为心。

送葬忽见三千乘,奉祱那闻五百金。

妇德母仪俱不愧,碑铭知已托张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4:20

原文展示: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典刑奕奕照来今,
鹤发鱼轩汝女浔。
避地梁鸿不偕老,
弄乌莱子若为心。
送葬忽见三千乘,
奉祱那闻五百金。
妇德母仪俱不愧,
碑铭知已托张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阮氏的悼念和对她品德的赞美。诗中提到,典刑(古代的法律典章)仍然在照耀着今天,象征着阮氏的品德如同法典般光辉。鹤发鱼轩(年老而优雅)是她的外貌特征,令人感慨。诗人想起梁鸿与妻子共白头的情景,感叹阮氏的去世,心中悲痛。送葬的场合,车马盈门,仿佛有三千乘之多;随葬的奉祷,虽有五百金,但这无法弥补失去的亲情。阮氏作为母亲,德行与仪态都无愧于世人,碑铭的文字也寄托了对她的怀念。

注释:

  • 典刑:指古代法律法规,象征道德的标准。
  • 鹤发:形容年老白发,通常用来表现尊长的威仪。
  • 鱼轩:这里指阮氏的住所,可能暗指其优雅的生活。
  • 梁鸿:古代名士,因与妻子白头偕老而闻名,诗中用来表达对夫妻情深的向往。
  • 乌莱子:可能指一位或一类人,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
  • 三千乘/五百金:数字夸张的修辞,表现送葬的盛大和对阮氏的尊重。
  • 碑铭:墓碑上的铭文,通常用以纪念逝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克恭,号诗隐,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及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陈与义在历史上以其高尚的道德和文学贡献而受到尊敬。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阮氏去世之际,陈与义通过挽词表达对她的追思和敬仰。阮氏作为其母亲或重要女性,诗人以此向世人展示她的品德与风范,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悲痛。

诗歌鉴赏:

陈与义的《挽词二首》以优雅的文辞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阮氏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全诗在用字上追求典雅,在意象上则运用古代的典故,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悼念场景。诗中不仅描绘了阮氏的外在特征(鹤发鱼轩),更深刻地表现了她的内在品德。

开篇以“典刑奕奕照来今”引入,既展示了阮氏的道德光辉,也暗示了她在世时的影响力。接着用梁鸿的典故,表达了对夫妻情深的向往,显示出诗人对阮氏深情的追忆。随后,送葬的场景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阮氏的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的广泛,三千乘车马与五百金的对比,揭示了物质无法替代情感的主题。

最后,诗中“妇德母仪俱不愧”的总结,强调了阮氏作为母亲的伟大与无愧于世的品德,碑铭之语则是对她不朽的忠诚与怀念。整首诗以优美的辞藻与深邃的情感,体现了古人对德行与情感的重视,给人以深思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典刑奕奕照来今:强调阮氏的道德如同法律典章般光辉,照耀后人。
  2. 鹤发鱼轩汝女浔:描写阮氏年老而优雅的形象,表现出对她的敬意。
  3. 避地梁鸿不偕老:提到梁鸿与妻子白头偕老,暗喻阮氏的去世使诗人感到孤独与悲伤。
  4. 弄乌莱子若为心:表达对失去亲人的痛苦,可能暗指阮氏生前的情感寄托。
  5. 送葬忽见三千乘:描绘送葬场面的盛大,体现社会对阮氏的尊重。
  6. 奉祱那闻五百金:夸张地表达即使有金钱也无法弥补失去的情感。
  7. 妇德母仪俱不愧:总结阮氏的美德与母亲的仪态,强调其品德的高尚。
  8. 碑铭知已托张林:表示对阮氏的纪念将永存于世,托付于碑铭。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美感。
  • 夸张:如“三千乘”和“五百金”的夸张手法,突出送葬的盛大。
  • 典故:引用古人梁鸿的故事,增加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阮氏深切的怀念与敬仰,展示了古人对道德与情感的不变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递出亲情的珍贵与无奈,以及对逝者的怀念与敬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典刑:道德、法律的象征,代表阮氏的品德。
  • 鹤发:象征年老、智慧与尊严。
  • 梁鸿:代表忠贞不渝的夫妻情感。
  • 三千乘:象征社会地位与尊重。
  • 碑铭:不朽的记忆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典刑奕奕”的意思是?

    • A. 法律光辉
    • B. 年轻有为
    • C. 普通的生活
    • D. 追求名利
  2. “鹤发鱼轩”指的是阮氏的什么特点?

    • A. 年轻貌美
    • B. 年老却优雅
    • C. 富有
    • D. 聪明才智
  3. “送葬忽见三千乘”中的“三千乘”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阮氏生前的财富
    • B. 社会对阮氏的尊重
    • C. 阮氏的朋友
    •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 《春江花月夜》: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与《挽词》中的人文情怀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宋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台令 其二 三台令 邺下三台二首 其一 三台令 赋丽 三台令 其二 三台令 其一 三台令二首 其二 三台令 三台令 三台令 晓起观盆荷作 小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没上没下 盛气临人 骨鲠在喉 耆德硕老 角字旁的字 损己利物 退闲 十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糹字旁的字 系縻 飠字旁的字 讹言惑众 孳孳不息 包含困的成语 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动为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