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4:20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典刑奕奕照来今,
鹤发鱼轩汝女浔。
避地梁鸿不偕老,
弄乌莱子若为心。
送葬忽见三千乘,
奉祱那闻五百金。
妇德母仪俱不愧,
碑铭知已托张林。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阮氏的悼念和对她品德的赞美。诗中提到,典刑(古代的法律典章)仍然在照耀着今天,象征着阮氏的品德如同法典般光辉。鹤发鱼轩(年老而优雅)是她的外貌特征,令人感慨。诗人想起梁鸿与妻子共白头的情景,感叹阮氏的去世,心中悲痛。送葬的场合,车马盈门,仿佛有三千乘之多;随葬的奉祷,虽有五百金,但这无法弥补失去的亲情。阮氏作为母亲,德行与仪态都无愧于世人,碑铭的文字也寄托了对她的怀念。
陈与义,字克恭,号诗隐,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及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陈与义在历史上以其高尚的道德和文学贡献而受到尊敬。
这首诗作于阮氏去世之际,陈与义通过挽词表达对她的追思和敬仰。阮氏作为其母亲或重要女性,诗人以此向世人展示她的品德与风范,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悲痛。
陈与义的《挽词二首》以优雅的文辞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阮氏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全诗在用字上追求典雅,在意象上则运用古代的典故,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悼念场景。诗中不仅描绘了阮氏的外在特征(鹤发鱼轩),更深刻地表现了她的内在品德。
开篇以“典刑奕奕照来今”引入,既展示了阮氏的道德光辉,也暗示了她在世时的影响力。接着用梁鸿的典故,表达了对夫妻情深的向往,显示出诗人对阮氏深情的追忆。随后,送葬的场景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阮氏的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的广泛,三千乘车马与五百金的对比,揭示了物质无法替代情感的主题。
最后,诗中“妇德母仪俱不愧”的总结,强调了阮氏作为母亲的伟大与无愧于世的品德,碑铭之语则是对她不朽的忠诚与怀念。整首诗以优美的辞藻与深邃的情感,体现了古人对德行与情感的重视,给人以深思与感动。
整首诗表达了对阮氏深切的怀念与敬仰,展示了古人对道德与情感的不变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递出亲情的珍贵与无奈,以及对逝者的怀念与敬重。
“典刑奕奕”的意思是?
“鹤发鱼轩”指的是阮氏的什么特点?
“送葬忽见三千乘”中的“三千乘”主要表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