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1:27
欲借明光无问处,野怀雅趣林丘。
不妨枕漱事迟留。千岩如竞秀,万壑欲争流。
月观风亭随处好,顿令热恼全收。
一觞一咏足清游。世情看白发,心事付沙鸥。
我想借着明亮的月光,随意地游荡于这无拘无束的地方,
在野外的怀抱中,享受林间丘陵的雅趣。
就算稍微耽搁一下,靠在溪边轻漱,也无妨。
千山竞相争秀,万壑似乎要争着流淌。
月下观景、风中听亭,随处都是美好,
顿时让我将心中的热恼尽数抛却。
一杯酒,一首诗,便足以让我尽情游玩。
世间的情感只看那白发,心中的忧愁交给沙鸥去吧。
洪希文,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时期,诗风清新脱俗,受到当时社会变迁的影响,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淡泊。
这首《临江仙》成于元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借景抒情,展现出一种脱离世俗烦恼的洒脱。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月光、山川、溪水的描写,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中“千岩如竞秀,万壑欲争流”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诗人以“月观风亭随处好”来强调自然的美好,正是这些景色让他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内心的感受,提到世情与心事,表现出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在“世情看白发,心事付沙鸥”中,诗人通过白发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沧桑,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最终,他选择将心中的忧愁交给沙鸥,这种洒脱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整首诗充满了情景交融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浮华的淡泊,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愿望,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在《临江仙》中,诗人想借助什么来游荡?
填空题:诗中提到“千岩如__”,表达山的美丽。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留恋。(对/错)
可对比洪希文的《临江仙》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洪希文更注重描绘自然之美与闲适生活,而李白则更显孤独与豪放。两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