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7:44
蝶恋花
春梦岑岑呼不起,草绿庭空,日抱娇莺睡。
暖吹飘香三万里,残丝骨断天沉水。
宝瑟弦僵谁复理,梅子青青,苦在心儿里。
满径苍苔花糁地,杜鹃口血闺中泪。
春天的梦醒来时,依旧无力呼唤,庭院中草色青青,阳光里娇莺沉睡。
温暖的风送来三万里外的芬芳,残留的丝线如同骨头般断裂,天色沉沉如水。
谁能再理清那宝瑟的弦音,梅子青涩,心中却充满了苦涩。
满地的苍苔上,花瓣撒落,杜鹃鸟在闺房中啼叫,泪水如血般流淌。
“杜鹃口血”意指杜鹃啼血,常用来形容离愁别绪,表达诗人内心深沉的痛苦与愁苦,杜鹃鸟在古诗中常出现,象征着对已逝去的爱恋的哀悼。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季高,号梦得,元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其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末,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忧伤。开头部分,通过“春梦岑岑呼不起”,引出了春天的梦境与现实的分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诗人通过“草绿庭空”和“日抱娇莺睡”的描写,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美丽的春日画面,但这份美丽却被“残丝骨断天沉水”的意象所打破,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宝瑟弦僵谁复理”一语,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仿佛音乐的美好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此处不仅是对乐器的描写,更是对情感的反思。最后,诗的结尾通过“满径苍苔花糁地,杜鹃口血闺中泪”将情感推向高潮,杜鹃的啼叫与花瓣的凋零象征着离别的悲痛,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的对比,展现了美好与忧伤交织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刘基深刻的艺术造诣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忧伤,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蕴含着对往事的思索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惆怅,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学。
“春梦岑岑呼不起”中的“岑岑”意指:
A. 清淡
B. 热闹
C. 悲伤
D. 幽静
“宝瑟弦僵谁复理”的“宝瑟”是指:
A. 一种花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饮品
D. 一种舞蹈
杜鹃在这首诗中象征着:
A. 友情
B. 离愁
C. 快乐
D. 财富
这些参考书目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与欣赏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