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7:37
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风尘已经老去,想问我的前身在哪里,像是那龙门高达百尺。随意说说这明堂和清庙的器物,都是浮萍般的踪迹。破碎的锦绣隐藏着真正的内涵,流淌的泉水发出幽秘的声响,光芒气息长久地飞腾掷出。红尘纷扰,谁能阻止我对这情感的怜惜。难得有六诏的词人,三吴的仙吏,气吐长空,仿佛碧空无际。想要弥补情天的千古遗恨,哪里去寻找那女娲留下的剩石?碧海在秋高之际,银河波澜静谧,唤醒我心中那痴迷的龙魄。绿荫暂时驻留,与你共享这素心的晨夕。
黄钧宰是清代的诗人,以才华横溢和诗风清新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百字令 其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百字令 其一》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哲思。诗中通过“风尘老矣”开篇,点明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幻,随后又通过“龙门百尺”引出理想的追求,象征着人对理想的向往和努力追寻。
在诗中,诗人不仅感叹人生的无常,也对历史与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通过“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诗人表达了对才子佳人的渴望与敬仰,展现了对文化与理想的追求。
后半部分提到“碧海秋高,银河浪静”,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暗示了内心的平静。在诗的结尾,诗人以“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作为结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情感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情感的珍视。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
诗中“风尘老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生活的失望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世俗的厌倦
“龙门百尺”象征什么?
A. 常理
B. 理想与追求
C. 生活的艰辛
D. 自然的壮美
诗中提到的“三吴仙吏”指的是?
A. 文人
B. 政府官员
C. 农民
D. 商人
答案: 1. D 2. B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