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7:56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这时的扶桑正是秋天最美的时光,枫叶像红色的丹霞一样映照着初秋的寒意。可是我却折下一枝垂杨来送别归国的朋友,心中随着东风的船桨,一同回忆那美好的往昔岁月。
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近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主张用文学推动社会变革,风格鲜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鲁迅留学归国后,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深刻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在优美的秋色背景中,蕴含了鲁迅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开篇以“扶桑正是秋光好”引入,描绘了秋天的美好与宁静,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环境。接着以鲜红的枫叶与初寒的气息构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折柳送别是古今中外常见的习俗,鲁迅借此表达了对归客的依依不舍和对过往的思考。最后一句“心随东棹忆华年”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也折射出鲁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怀旧的主题,表达了鲁迅对故人的祝福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他内心的柔情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扶桑”主要指代哪个地方?
“心随东棹忆华年”中“东棹”象征什么?
诗中用什么自然现象来描绘秋天的美好?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