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2:27
邕管烽烟近若何,江乡咫尺亦干戈。
欲归我竟无山买,此去诗应似水多。
闺思定难抛锦字,官声何必在金坡。
相思历历犹相见,遥指丰城识太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诗中提到烽烟近在眼前,故乡的江边也充满了战乱的气息。我想回家,却无处可以买到山水的安宁。这次出行,诗句应该像水一样流淌。心中对爱人的思念难以割舍,官场的声名又何必在金色的山坡上?相思之情历历在目,遥远的丰城中,我依然能认出太阿山。
钱宝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生活琐事与故乡情怀,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战乱时期,作者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情感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诗中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乱的忧虑,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战争的烽火和故乡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第一句中提到“烽烟”,显示了战乱的紧迫感,而“江乡咫尺亦干戈”则进一步强调即使是故乡也难以逃避战乱之苦。接着诗人表达了想要归乡的心情,但却“无山买”,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无力。
后半部分诗句则转向内心的情感,提到“闺思”难以割舍,显示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情感的深刻。诗中疑问“官声何必在金坡”,表现出对官场名利的轻视,强调了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流动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最后一句“遥指丰城识太阿”,不仅点明了思念的对象,也暗示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以战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官场名利的轻视,体现了内心深处对真情与自然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烽烟”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诗中“此去诗应似水多”的意思是?
答案:
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皆表达思乡之情,但钱宝廉的诗更加强调战争对故乡的影响,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念。两者通过不同的诗句和意象展现了各自的情感深度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