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7:30
玉京秋
作者: 王蛰堪
芳事歇。花间共憔悴,宿香残蝶。
乍惊暮雨,还闻啼鴂。
吟绪秋来顿减,渐黄昏愁思难掇。
漫吹彻,洞箫声里,故人天末。
冷局都门重设。暗神伤匆匆节物。
唤梦窗幽,回舟帆稳,盈颠霜雪。
斗句花飞,向夜永消尽尊前风骨。
烛痕曳,和泪依人待说。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与故人相别的惆怅。芳香的事物已不在,花间的幽怨显得更加憔悴,残留的香气中飞舞着几只蝴蝶。暮雨乍降,让人惊觉,耳边似乎又听到了杜鹃的啼鸣。吟咏的情绪在秋天的来临中渐渐减弱,黄昏的愁绪难以收拾。洞箫的声音在四处回荡,让人想起远在天边的故人。
在这冷清的都城中,往事如烟,节令匆匆令人心伤。梦中呼唤那幽静的窗户,回到稳妥的船帆,满载着霜雪的沉重。诗句如花飞散,夜深人静,尊前的风骨也在渐渐消逝。蜡烛的痕迹摇曳,泪水与人相依,等待着倾诉的机会。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继承了传统诗词的韵味,同时融入了现代人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秋季,正值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思考。秋天象征着丰收与凋零,诗人在此时感受到生命的无常,情感愈加细腻和深刻。
《玉京秋》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与对往昔的追忆。开头几句通过“芳事歇”引入,暗示美好的事物已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花间共憔悴”则描绘了秋日的萧瑟,增添了几分惆怅。诗中提到的“宿香残蝶”和“乍惊暮雨”,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内心的感受相互交织,使得情感更加深厚。
随着秋天的临近,诗人的吟咏情绪逐渐减弱,黄昏带来的愁思更加难以整理,这种情感的递进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诗中的“故人天末”,不仅是对故人的思念,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渐行渐远,增添了整首诗的悲凉氛围。
最后几句通过“烛痕曳,和泪依人待说”将情感推向高潮,蜡烛的痕迹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泪水与人相依的描写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故人深切的怀念,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京秋》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宿香残蝶”主要象征什么?
诗歌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