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9: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28:26
吹絮帘前,簸钱堂后,眼期心诺相逢骤。
别来真个远于天,当时悔不携罗袖。
月冷清宵,香消永昼,栏干花影如人瘦。
如何一月断芳尊,心情还似曾中酒。
在飘絮的帘子前和扇动的铜钱堂后,我期盼着与你的相遇。
自从分别,真是远隔千里,想当初真后悔没带上你那轻盈的衣袖。
月光冷清的夜晚,香气在漫长的白天中消散,栏杆上花影映照得我仿佛也变得瘦弱。
怎么一个月就断了美酒的陪伴,心情还是像曾经醉酒时那样。
史承谦(生卒年份不详),清代诗人,作品多描绘情感与自然,风格细腻而富有感情。他的诗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细腻观察。
这首《踏莎行》写于清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情感的追忆。诗中所流露的思念与孤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情绪,尤其是在离别与重逢之间的深刻体验。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离别后对故人深切的思念。开篇便以“吹絮帘前,簸钱堂后”描绘了一个温柔的春日场景,给人以生机和希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思念之情逐渐显露出其浓烈与哀伤。特别是“别来真个远于天”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无奈与愁苦。
诗中通过“月冷清宵,香消永昼”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栏杆上花影的细腻描绘,既有现实的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萧索。最后一句“心情还似曾中酒”,不仅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还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沉醉,增添了整首诗的悲凉色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吹絮帘前,簸钱堂后
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期待,暗示了即将到来的相逢。
眼期心诺相逢骤
表达了对相遇的渴望与心中的诺言,情感强烈。
别来真个远于天
离别的距离让人感到无比的遥远,强调了思念的深切。
当时悔不携罗袖
后悔当初没有带上轻盈的衣袖,象征着对故人的思念与不舍。
月冷清宵,香消永昼
描绘了孤独的夜晚和消散的香气,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栏干花影如人瘦
花影映照出诗人的心境,暗示着其孤独与心情的消瘦。
如何一月断芳尊
一个月的时间,断绝了美酒的陪伴,表现了思念的无奈。
心情还似曾中酒
心情仍然像醉酒时那样,突出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整首诗围绕“思念”这一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带来的愁苦与对重逢的渴望,表现了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求。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复杂。
诗中“吹絮帘前”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中“芳尊”指代什么?
本诗表现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