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人情》

时间: 2025-05-04 00:26:14

诗句

人情云雨九疑山,世路风涛八节滩。

共说长安如日近,岂知蜀道比天难。

浮航莫笑腰舟渡,坎井终当系木观。

会取登高有良法,此身何地不平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6:14

原文展示

人情云雨九疑山,
世路风涛八节滩。
共说长安如日近,
岂知蜀道比天难。
浮航莫笑腰舟渡,
坎井终当系木观。
会取登高有良法,
此身何地不平宽。

白话文翻译

人情如同云雨般难以捉摸,九疑山的风景令人神往;
世间的道路如同风潮般险恶,八节滩的险峻让人心惊。
大家都说长安离我们很近,
却不知道通往蜀地的道路比登天还要困难。
浮舟行驶在水面上,不要嘲笑那小小的腰舟;
坎井之地,终将会用木头来观测深浅。
只要能找到登高的方法,
在这个世界上,哪里又不可以心宽体胖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人情:人情世态,指人际关系和世俗的变化。
  • 云雨:比喻人情的变幻无常。
  • 九疑山:传说中的山,象征险峻。
  • 世路:指人生道路或社会的风波。
  • 风涛:指风浪,形容世事的波动。
  • 长安:古都,象征繁华与安稳。
  • 蜀道:指通往四川的山路,以艰险著称。
  • 浮航:指浮在水面上行驶的船只。
  • 腰舟:小船。
  • 坎井:井的深度,象征困难与深邃。
  • 登高:比喻追求更高的境界或目标。

典故解析
“蜀道之难”出自《蜀道难》,是李白的名句,形容通往蜀地的道路极其艰难。诗中提及蜀道,暗含对人生路途艰难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因,元代诗人,擅长写诗,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及个人的情感,风格自然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人际关系和世事的艰难,表达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和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人情云雨”开篇,巧妙地将人情的变幻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从“九疑山”与“八节滩”的比喻中,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洞察。与其说这首诗是在描述自然景观,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探讨。

在诗中,诗人通过“共说长安如日近,岂知蜀道比天难”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反思,长安象征着理想与目标,而蜀道则代表着实现目标的艰难与挫折。这样的对比让读者不仅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也引发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后半部分的“浮航莫笑腰舟渡,坎井终当系木观”则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告诫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轻视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最后两句“会取登高有良法,此身何地不平宽”则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的坚定信念,强调方法与心态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使读者在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情云雨九疑山:人情如同云雨,变化莫测;九疑山象征着险峻,暗指人际关系的复杂。
  2. 世路风涛八节滩:世间的道路像风涛一样波动,八节滩的艰难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
  3. 共说长安如日近:人们普遍认为长安近在咫尺,指代理想的追求。
  4. 岂知蜀道比天难:然而,通往蜀地的道路却比上天还要艰难,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5. 浮航莫笑腰舟渡:在逆境中,不要轻视小舟的渡水能力,暗示小努力也有其价值。
  6. 坎井终当系木观: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象征着希望。
  7. 会取登高有良法:只要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能够实现理想。
  8. 此身何地不平宽:身处何地都能心宽体胖,强调心态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情比作云雨,表达其变化无常。
  • 对仗:每句之间形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长安与蜀道的对比,象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情、生活、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面对困境时应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畏艰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雨:变化多端的人情世态。
  • 九疑山:象征险阻与难以逾越的障碍。
  • 长安:理想与安全感的象征。
  • 蜀道:艰难的追求之路。
  • 浮航:指人生的旅程与经历。
  • 登高:追求更高理想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蜀道”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美好
    • B. 追求的艰难
    • C. 人情的复杂
    • D. 自然的壮丽
  2. “人情云雨”意指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人际关系的变幻
    • C. 社会的安定
    • D. 心灵的宁静
  3. 诗中最后一句“此身何地不平宽”的意思是?

    • A. 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心宽体胖
    • B. 身体的平衡
    • C. 生活的困扰
    • D. 环境的限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蜀道难》:同样描述蜀道的艰难,反映人生苦难与理想的追求。
  • 杜甫《望岳》:描绘自然与人心,反映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对比

  • 刘因《人情》与李白《蜀道难》:两首诗都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但刘因更强调心态和方法,李白则侧重于对艰难的直面与情感的宣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他的诗歌世界》

相关查询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和群贶幕秋四日登陆石寺阁泛洛舟·右泛舟 丁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和促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陕 早春寄景仁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出世离群 着结尾的成语 左对孺人,顾弄稚子 旋还 缇衣 茫无定见 归全反真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韭字旁的字 包而不办 牛衣对泣 斤字旁的字 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才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