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6:14
人情云雨九疑山,
世路风涛八节滩。
共说长安如日近,
岂知蜀道比天难。
浮航莫笑腰舟渡,
坎井终当系木观。
会取登高有良法,
此身何地不平宽。
人情如同云雨般难以捉摸,九疑山的风景令人神往;
世间的道路如同风潮般险恶,八节滩的险峻让人心惊。
大家都说长安离我们很近,
却不知道通往蜀地的道路比登天还要困难。
浮舟行驶在水面上,不要嘲笑那小小的腰舟;
坎井之地,终将会用木头来观测深浅。
只要能找到登高的方法,
在这个世界上,哪里又不可以心宽体胖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蜀道之难”出自《蜀道难》,是李白的名句,形容通往蜀地的道路极其艰难。诗中提及蜀道,暗含对人生路途艰难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因,元代诗人,擅长写诗,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及个人的情感,风格自然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人际关系和世事的艰难,表达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和现实的感慨。
这首诗以“人情云雨”开篇,巧妙地将人情的变幻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从“九疑山”与“八节滩”的比喻中,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洞察。与其说这首诗是在描述自然景观,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探讨。
在诗中,诗人通过“共说长安如日近,岂知蜀道比天难”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反思,长安象征着理想与目标,而蜀道则代表着实现目标的艰难与挫折。这样的对比让读者不仅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也引发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后半部分的“浮航莫笑腰舟渡,坎井终当系木观”则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告诫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轻视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最后两句“会取登高有良法,此身何地不平宽”则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的坚定信念,强调方法与心态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使读者在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情、生活、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面对困境时应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畏艰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蜀道”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人情云雨”意指什么?
诗中最后一句“此身何地不平宽”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