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8:3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8:31:41
乱山西下郁岧峣,还我燕南避世谣。天作高秋何索莫,云生故垒自飘萧。谁教神器归群盗,只见今人泣本朝。莫怪风雷有馀怒,田畴英烈未全消。
乱山在西边高耸入云,带回我燕南的避世之歌。天生的高秋何必惹人忧伤,云在故垒上自顾自地飘摇。是谁让神器落入了贼手,只看到今人对朝廷痛哭不已。不要怪风雷依然怒吼,田野间的英烈尚未完全消逝。
作者介绍: 刘因,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悟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歌多以抒情为主,常常流露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创作背景: 《望易京》写于元代,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人民苦不堪言,诗人以此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是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望易京》是刘因的一首极具历史感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诗的开头以“乱山西下郁岧峣”描绘了险峻的山脉,给人以苍凉的感觉,似乎暗示着国家的动荡不安。接着,诗人通过“还我燕南避世谣”表达了对宁静、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天作高秋何索莫”一句,诗人在高秋的季节中思考人世的苦难,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忧伤。而“云生故垒自飘萧”则描绘了战乱后故垒的孤独与凄凉,象征着历史的沉重。随后的“谁教神器归群盗”,诗人直指时局的黑暗,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满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莫怪风雷有馀怒,田畴英烈未全消”,诗人用风雷来象征社会的不安定,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英烈的深切怀念,暗示着他们的牺牲并未被遗忘,仍在激励着后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既有对故国的依恋,也有对现实的批判,表现出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故土的思念、对现实的反思和对英雄的怀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变迁的深思,展现出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乱山”主要用来象征什么?
“神器归群盗”中的“神器”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现状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