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

时间: 2025-08-06 16:32:42

诗句

岁月双蓬鬓,风沙知一兵。

气惟凭养成,命不与穷争。

鼎正中边沸,舡须左右平。

半筹无可画,空赋洗兵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16:32:42

原文展示

岁月双蓬鬓,风沙知一兵。
气惟凭养成,命不与穷争。
鼎正中边沸,舡须左右平。
半筹无可画,空赋洗兵行。

白话文翻译

岁月如同蓬草般让我的鬓发变白,风沙中我只身如一兵。
气力只能依靠后天的培养,命运却不与我争斗到穷尽。
鼎里正中煮沸,船只必须左右平衡。
手中没有任何筹码可以画,白白赋诗《洗兵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岁月双蓬鬓:岁月使鬓发如蓬草般苍白。
  • 风沙知一兵:在风沙中,孤独如同一名士兵。
  • 气惟凭养成:气力只可依靠后天的修养。
  • 命不与穷争:命运不与我争斗到最后。
  • 鼎正中边沸:鼎中正煮沸,象征着事物的中心。
  • 舡须左右平:船只需要保持平衡,才能顺利航行。
  • 半筹无可画:没有任何筹码可以进行运算。
  • 空赋洗兵行:白白写下《洗兵行》,没有实际意义。

典故解析:

  • 洗兵行:古代诗歌之一,表达对士兵的洗礼与告别,暗含对战争与士兵命运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成于动荡不安的年代,诗人通过送行之际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轮回的思考,折射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士兵命运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情感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士兵送行的关切。开篇以“岁月双蓬鬓”引入,展现了时间对人的无情摧残,接着用“风沙知一兵”将个人的孤独与动荡的社会环境结合,形象生动。中间两句则通过对命运与气力的探讨,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接受,成为一种哲学思考。最后两句则以“半筹无可画”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力感以及对美好愿望的空洞,整体上形成了一种悲壮而又深沉的情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月双蓬鬓,风沙知一兵: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在风沙中的孤独感受。
  • 气惟凭养成,命不与穷争:表现了诗人对命运的理解,强调后天的修养比命运更为重要。
  • 鼎正中边沸,舡须左右平:象征着生活中的平衡与和谐,暗示生活中必须处理的各种矛盾。
  • 半筹无可画,空赋洗兵行:最后以无奈的笔触结束,反映了对命运无法掌控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岁月双蓬鬓”,将岁月比作草,使得感受更为直观。
  • 对仗:如“鼎正中边沸,舡须左右平”,形成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岁月、命运与个人努力的思考,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风沙:代表外部环境的恶劣与个体的孤独。
  • :象征着生活的中心与稳定。
  • :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平衡与方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岁月双蓬鬓”代表什么意思? A. 生活的富贵
    B. 时光的流逝
    C. 战争的胜利

  2. “气惟凭养成”中强调的是哪种力量? A. 后天的修养
    B. 天生的才能
    C. 社会的支持

  3. 诗的最后一句“空赋洗兵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战争的期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洪咨夔与杜甫的作品都蕴含着对命运与人生的思考,杜甫在《登高》中表现出的忧国忧民情怀与洪咨夔的个人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更为宏观,后者则更为细腻。两者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酹江月 满江红 满江红 满江红 木兰花慢(次岳总干韵) 木兰花慢(次岳总干韵) 卜算子(柬赵佥)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送杜仲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安然无事 席不暇暖 包含谊的词语有哪些 硁硁之见 釒字旁的字 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畏的词语有哪些 水尽山穷 隶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污染 刑具 門字旁的字 字里行间 正当 眼波 刀枪入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