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4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44:49
春山自晓。露浥无人到。一径苔深香缥缈。惟有数声啼鸟。千年流水泠泠。清风写入瑶琴。惆怅湘灵梦远,天涯未佩留簪。
春天的山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清新,露水滋润着大地,却没有人来此游玩。小径上苔藓深厚,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唯有几声鸟鸣打破宁静。千年的溪水潺潺流淌,清风轻轻吹拂,仿佛在为瑶琴谱写乐曲。心中惆怅,湘灵的梦遥不可及,天涯之路未曾佩戴留念的簪子。
陈衡恪(1870-1933),字仲甫,号雨谷,近现代著名的词人和文学家。生于福建,后移居北京,早年受到良好教育,精通诗词,尤以词作见长。陈衡恪的词风清新典雅,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感悟。
《清平乐·题山水花卉册页第六》创作于陈衡恪晚年,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助山水花卉的意象,抒发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个人情感的惆怅。
这首词以春日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春山、露水、苔藓、鸟鸣,构成了一个清新、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环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然而,在这静谧的自然中,诗人却流露出深深的惆怅与孤独。流水的潺潺声、清风的轻拂,似乎都在倾诉着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湘灵”是指湘妃,传说中的美丽女子,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向往,同时也象征着失去与遗憾。最后一句“天涯未佩留簪”则暗示着一种未能实现的愿望,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甘。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细腻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湘灵”象征什么?
A. 失落与追忆
B. 勇气与希望
C. 快乐与幸福
诗的背景是什么?
A. 诗人年轻时的生活
B. 社会动荡时期的情感体验
C. 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诗中提到的“天涯未佩留簪”意指什么?
A. 旅行的渴望
B. 对未实现愿望的惋惜
C. 重逢的期待
答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衡恪的《清平乐》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与细腻的心理描写。两首词都展现了女性情感的细腻与深刻,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