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0:11
瑶阶春早。又发将离草。
十五年中相聚少。托意红鳞青鸟。
夜长不奈情何。玉钗剔损银荷。
白日卧多起少,倩谁与覆衾罗。
春天早已来临,瑶台的台阶上又冒出了离别的草。
在这十五年间,我们的相聚实在太少了。
我把心愿寄托在那红鳞青鸟身上。
漫漫长夜,情感如何能承受?
我的玉钗被剔损,银荷也不再完好。
白天我常在床上躺着,起床的次数少得可怜,
究竟有谁能与你共覆这轻薄的被褥呢?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感情与自然景色,风格细腻婉约。他的诗词常常蕴含丰富的情感,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清平乐》系列词作多为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离别与思念的主题。本词创作于樊增祥经历人生变迁之际,表达了他对逝去岁月和失去的情感的追忆。
《清平乐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早到与离别的愁苦,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惋惜。开篇“瑶阶春早”一语,既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着情感的变化。离草的出现让人感受到即将到来的离别,诗人用“十五年中相聚少”道出时间的无情与情感的稀缺。
接下来的托意红鳞青鸟,诗人借助青鸟的传说,寄托了对情感的渴望与思念。夜的漫长与情感的沉重形成鲜明对照,让人感受到深夜的孤独与无奈。而“玉钗剔损银荷”则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物件的损坏与心情的凋零相互呼应,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失去。
最后两句“白日卧多起少,倩谁与覆衾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爱人的渴求,表现了深切的孤独感。整首词以极简的语言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抓住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伤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与离别的情感对比,表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传达了深刻的孤独与相思之情。
选择题:诗中“托意红鳞青鸟”中的青鸟象征什么?
填空题:整首词表达了对____的惋惜与对____的渴望。
判断题:诗中的“白日卧多起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对/错)
李清照《如梦令》与樊增祥的《清平乐 其三》均表现了对离别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后者则在离别的背景下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失去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主题相近,均引发人对情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