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20: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19:01
清平乐 泛舟
作者: 杨芳灿 〔清代〕
镜奁眉妩。湖水清如许。
兰桨清风槐叶雨。好个秋光无主。
兴阑欲泛归桡。隔溪渔子相招。
一带藕华深处,夕阳人影红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湖景。镜子般的水面映衬着眉妩的女子,湖水清澈如同明镜。轻轻划动兰色桨,清风拂面,槐树的叶子在细雨中飘落,正是一个无主的秋光令人感叹。兴致正浓的时候,却想要返回,听见隔岸渔夫在招呼我。深处的藕花盛开,夕阳下的人影映衬着红色的桥。
杨芳灿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常常融入自然风光,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运用清新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泛舟湖上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秋天的湖面,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对人生闲适的向往。
这首《清平乐 泛舟》通过清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开篇“镜奁眉妩”,以水面如镜的清澈之美,引入了女性的柔美,体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优雅。接下来的“湖水清如许”,进一步强调了湖水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恬静的秋日氛围。
诗中“兰桨清风槐叶雨”,用清风、槐叶、细雨交织成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此时的秋光虽美,但“好个秋光无主”却暗含一丝惆怅,似乎在感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随着兴致的渐渐消退,“兴阑欲泛归桡”,表现出一种归心似箭的情感。
“隔溪渔子相招”则增添了生活气息,渔夫的招呼让画面更加生动,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最后的“一带藕华深处,夕阳人影红桥”,将在深处盛开的藕花与夕阳映照下的人影结合,形成了一幅温暖而美好的画卷,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希望。
整首诗情景交融,清新自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令人向往。
整首诗歌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人生的感悟。
诗中的“镜奁”比喻什么?
“兴阑欲泛归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隔溪渔子相招”暗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