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2:46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
路转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
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
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嫩春迟。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山园的幽静景致。高耸的悬崖上生长着修长的竹子,竹林中隐约可见冰冷的玉石。小路蜿蜒曲折,清澈的溪水流淌,傍晚的黄昏时分,香气弥漫,弥补了雪屋中的寒冷。行人将马儿系在稀疏的篱笆旁,折下几枝残花,却依然留有高大的枝条。春风轻拂,留下几缕温暖的气息,都是因为娇嫩的春天来得有些迟缓。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名将。他的词风雄浑激昂,情感深刻,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创作于辛弃疾隐居于南宋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词中描绘的山园景致,或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辛弃疾的《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山园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以创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的开头“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以极具画面感的语言描绘出高耸的悬崖和修竹,展现出大自然的巍峨与灵动。同时,“路转清溪三百曲”则生动地描绘出蜿蜒曲折的溪水,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仿佛能听到溪水潺潺的声音。
在描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词中“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展现了行人在自然中自在的状态。尽管折下了几枝残花,却依然有高大的枝条留存,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与希望。而结尾的“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嫩春迟”,则通过春风的轻拂暗示春天的到来,传递出对春天的期待与珍惜。在词中,辛弃疾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传达了他对生命、希望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断崖修竹”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象?
a) 平原
b) 高山
c) 海洋
“留得东风数点”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诗中提到的“香满黄昏雪屋”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寂静
b) 温暖
c) 哀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