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2:35
鹅黄暗惹梦边春,小醉觅芳痕。
朦朦柳外伤心地,漫消凝念断王孙。
酒魄惊回残笛,吟怀立尽馀曛。
茗窗孤坐赋停云,往事幻犹真。
新来不信番风准,乍晴朝便又黄昏。
幽绪但寻灯味,残寒且闭柴门。
在春天的梦境边缘,鹅黄的嫩芽悄然探出,小醉之中我寻找那芳香的痕迹。 朦胧的柳外,心中伤感的地方,思念漫散,仿佛王孙(王孙是古代对年轻人的称呼)已然断绝。 酒意惊醒了余音袅袅的残笛,我的吟唱在夕阳的余晖中停止。 在茶窗前孤坐,赋诗吟唱,云彩静止,往事如幻影般真实。 新近的风不再可信,早晨的晴天忽然变得像黄昏一样昏暗。 幽幽的情绪只能在灯下品味,残寒之际我也只好紧闭柴门。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时值诗人心境的迷惘与对往事的追忆,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青春的留恋。
本诗以春天为背景,融入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感慨。开篇的“鹅黄暗惹梦边春”描绘了春天的宁静与美好,仿佛一幅温暖的画卷,令人沉醉。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小醉觅芳痕”的状态表明他在酒意与春光中寻找过往的痕迹,仿佛在追寻那些已逝的美好。
“朦朦柳外伤心地”一句,诗人通过“柳”这个意象,传达了内心的伤感与思念,而“漫消凝念断王孙”则让人感受到思念的无奈与心碎。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饮酒、吟唱、孤坐等场景,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力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春天的特征,体现了诗人从春天的美好联想到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最终形成一种浓郁的怀旧情绪。诗的结尾“残寒且闭柴门”则暗示了对过去的封闭与对未来的不安,形成了情感的闭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的深切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鹅黄”象征什么?
“残寒且闭柴门”中的“柴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王孙”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