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0:08
重重云树掩清秋。何处问归舟。罗巾留得簪花笔,数行字百遍凝眸。青鬓年光飘羽,沧江身世浮鸥。阊亭西去橹枝柔。载酒赋重游。黄昏贪泊横塘岸,为当时曾傍妆楼。洗尽画帘人影,一痕新水芳洲。
层层云树遮住了清秋的景色,哪里可以问询归航的船只呢?手中留着的罗巾与簪花的笔,写下的字句已经反复凝视过百遍。青丝发间流逝的岁月如羽毛般轻盈,沧江的身世如浮鸥般漂泊。阊亭向西去,橹枝轻柔地摇曳。带着酒赋诗重游,黄昏时分贪恋地停泊在横塘岸边,正是当年曾经依偎妆楼的地方。洗去画帘上人的影子,留下的是一痕新水的芳洲。
俞陛云,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风入松 过吴门旧居》创作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际,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人生漂泊的感慨。吴门,现今的苏州,历史悠久,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诗人对此地情有独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秋日的清冷与对故居的深切怀念。开篇以“重重云树掩清秋”引入,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云树的重重叠叠与清秋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心中压抑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何处问归舟”,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仿佛在寻求着归途的指引。
诗中出现的“罗巾留得簪花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留恋。随着“青鬓年光飘羽”,诗人感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心中满是对流逝岁月的惋惜。接下来的“沧江身世浮鸥”,则借助自然景物,抒发了人生如浮鸥般的漂泊与无常,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最后的描绘“黄昏贪泊横塘岸”,恰似诗人在夕阳西下时的静谧思考,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对青春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中“何处问归舟”意指什么?
A. 询问归航的船只
B. 寻找归家的道路
C. 以上皆是
“青鬓年光飘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青春的珍惜
B. 对岁月的流逝感到惋惜
C.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妆楼”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思念
B. 美好的青春回忆
C. 以上皆是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俞陛云的《风入松 过吴门旧居》更注重景与情的交融,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个人的情感;而李白则更直接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出一种豪放之情。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时间的思考,但角度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