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4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40:02
几回惆怅厌临鸾。扶病倚阑干。
逢人懒整云鬟乱。眉儿淡。留待郎看。
消瘦不禁摇扇,遣情聊把琴弹。
冰弦理罢展琅玕。描写恨千端。
双双飞落檐前燕。衔泥转。故故成欢。
何事比来轻去,夜深不得团圞。
几次感到惆怅,厌倦了这临窗的时光。
我扶着病体,倚靠在栏杆上。
见到人时,懒得整理凌乱的发髻,
淡淡的眉儿,留待心上人来看。
消瘦的身影无法抑制摇动的扇子,
闲情只好弹奏琴音来解愁。
冰冷的琴弦理好后,也展现出琅玕的美。
描绘着心中的无尽怨恨。
燕子双双飞落在屋檐前,
衔着泥土,故作欢愉。
为何最近事情如此轻易离去,
夜深人静时,无法团圆。
周慧贞(约公元1640年-约公元1710年),字梦阮,号翠微,清代女诗人,以其才情和诗作闻名。她的诗多表现女性情感和生活,具有细腻和婉约的风格。
《风入松 述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女性地位逐渐上升的时期,周慧贞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
《风入松 述怀》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期待。开篇以“几回惆怅厌临鸾”点出诗人的情绪,表达出对孤独时光的厌倦与无奈。接着,诗人以“扶病倚阑干”描绘了自己身体的虚弱与依靠的状态,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其脆弱的情感。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逢人懒整云鬟乱”表达了心情的懒散与无力,细致入微地展现出女性的柔弱与对爱的依恋。尤其是“消瘦不禁摇扇,遣情聊把琴弹”,在摇扇与弹琴之间,诗人用音乐来缓解心中的忧愁,展现了内心情感的复杂。
最后的“何事比来轻去,夜深不得团圞”更是点出了思念与孤独的主题,夜深人静之时,团圆的渴望变得愈发明显,令人心生怜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与富有情感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
“几回惆怅厌临鸾。”
表达了对孤独时光的厌倦,传达出情感的无奈与失落感。
“扶病倚阑干。”
描绘了诗人身体虚弱,借助栏杆的姿态,象征着一种脆弱与依靠。
“逢人懒整云鬟乱。”
表现了心情的懒散与无力,说明对外界的关心已然淡薄。
“眉儿淡。留待郎看。”
透露出对爱人的期盼,眉毛的淡雅凸显出诗人内心的柔美。
“消瘦不禁摇扇,遣情聊把琴弹。”
通过摇扇与弹琴来发泄情感,音乐成为内心情感的寄托。
“冰弦理罢展琅玕。”
琴声宛如琅玕般美丽,象征着诗人在情感上的追求与渴望。
“描写恨千端。”
形容心中无尽的怨恨,情感的复杂性在此刻显露无遗。
“双双飞落檐前燕。”
燕子象征着爱情的归来,双双飞落传达出团圆的渴望。
“衔泥转。故故成欢。”
燕子衔泥筑巢,尽管故作欢愉,却也反映出内心的失落。
“何事比来轻去,夜深不得团圞。”
夜深人静时,渴望团圆的情感愈发强烈,传达出一种无奈。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思念与对爱情的渴望展开,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脆弱与执着,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中“几回惆怅厌临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愤怒
D. 兴奋
“消瘦不禁摇扇”中的“摇扇”象征了什么?
A. 寒冷
B. 释放情感
C. 快乐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燕”主要象征了什么?
A. 离别
B. 归来与团圆
C. 冷漠
D. 忍耐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风入松 述怀》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