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5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59:20
陆游的《寄子虡子遹》
大儿再度吴门秋,小儿钱塘逾月留。
恨身不能插两翅,与汝相守宽百忧。
闻钟时宿云外寺,待月亦上湖边楼。
但常保此岂不乐,路难悠悠非善谋。
我大儿又在吴门度秋,小儿在钱塘已经逗留一个多月。
我恨自己不能长出翅膀,和你们相伴,解除心中百般忧愁。
听见钟声我在云外的寺庙住宿,等到月亮升起也在湖边的楼阁上。
但只要能保持这样的生活,岂不是快乐?只是在这漫漫的路上,难以谋划。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积极参与抗金斗争。他的诗风豪放,情感深沉,常常表达对国家、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寄子虡子遹》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家庭的思念与关怀。此时他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坎坷,心中充满忧虑与牵挂,诗中流露出他对儿子们的深切关心和对团圆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两个儿子的描写,表达了陆游对家庭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开篇提到大儿和小儿的去处,展示了父亲的关切和对孩子成长的关注。接着,陆游以“恨身不能插两翅”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表现了他在世事无常中对亲情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闻钟时宿云外寺,待月亦上湖边楼”,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透露出诗人向往宁静生活的心愿。最后一联“但常保此岂不乐,路难悠悠非善谋”,既是对现状的接受,也是对未来的无奈,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性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融入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家人的无限关爱,展现了他作为父亲的慈爱与责任,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家庭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表现了陆游身为父亲的关爱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陆游的《寄子虡子遹》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爱国情怀
B. 对家庭的思念
C. 对朋友的关心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吴门”和“钱塘”分别指的是哪里?
A. 江苏和浙江
B. 浙江和安徽
C. 福建和江西
答案:A
“恨身不能插两翅”中“插两翅”是什么意思?
A. 想要旅行
B. 希望自由
C. 渴望与子女相聚
答案:C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但陆游更多地表达对家庭的思念,而杜甫则在作品中强调对国家动荡的忧虑。陆游的诗更加个人化,情感更为细腻。两位诗人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