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49
春天不雨亦不晴,杨花飘尽池萍生。
庭鸟雏成巢燕瞑,惟有杜鹃啼到明。
春天既没有下雨,也没有放晴,杨花随风飘散,池塘里的浮萍开始生长。庭院中的小鸟已经筑好了巢,燕子也在昏睡,唯有杜鹃的啼叫响彻到天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杜鹃鸟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哀伤和春天的声音,其啼叫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相联系。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风格清新自然,常有哲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 《春曲 其一》创作于元代春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描绘的春天气候变化,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生机,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清新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独特气息。开篇“春天不雨亦不晴”,以对比的方式揭示出春天乍暖还寒的天气特征,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杨花飘尽池萍生”,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杨花随风飘落,池塘里的浮萍悄然生长,既显示出春天的变化,也传达了一种生命的无常。
“庭鸟雏成巢燕瞑”,描绘了鸟儿在庭院中安静栖息的场景,展现了春日的宁静与安详。最后一句“惟有杜鹃啼到明”则将诗意推向高潮,杜鹃的啼鸣穿透了春夜的静谧,象征着对春天的思念与惆怅,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既悠然自得又略带伤感的情感,使人沉浸在春天的气息中,感受到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景象展开,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哀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基
D. 白居易
诗中哪种天气被描绘为“既不雨也不晴”?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惟有杜鹃啼到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哀伤
C. 平静
D.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