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0:07
大堤女儿颜如花,大堤堤上无豪家。
东家女作西家妇,夫能棹船女沽酒。
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君不见襄阳女儿嫁荆州,撞钟击鼓烹肥牛。
楼船一去无回日,红泪空随江水流。
在大堤上,姑娘的容颜如花般美丽,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家并不富裕。
东边的姑娘嫁给了西边的丈夫,丈夫划船,妻子在岸边卖酒。
春天过去,秋天来到,年复一年,生活中有欢歌,也有哀哭,彼此始终相守。
难道你没看到襄阳的姑娘嫁给了荆州,撞钟击鼓,烹煮丰盛的牛肉?
楼船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的日子,红泪空随江水流淌。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宇轩,明代初期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而著称,作品多涉及民间生活和社会现实。
《大堤曲》创作于刘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之时,诗中反映了大堤人家的艰辛生活以及对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的渴望。
《大堤曲》通过描绘大堤上女子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和无奈。诗的开头以“女儿颜如花”来形象地展示了女子的美丽,但随即转入大堤上并无豪富人家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贫困的生活背景。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婚嫁的情景,反映了社会的流动性与夫妻间的相依相守,这种情感在诗中显得尤为珍贵。
整首诗在叙述中流露出一种对离别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最后两句,楼船一去无回日,红泪空随江水流,愈加突显了离别的无奈与生命的短暂。这种情感在诗中通过对江水的比喻得到了升华,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凉而深邃的情感。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刘基成功地表达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诗采用对仗、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生歌死哭”形成鲜明对比,“红泪空随江水流”的比喻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爱情与家庭的珍视,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情感的深切描绘。
大堤女儿的容颜如何?
A. 丑陋
B. 颜如花
C. 普通
D. 懵懂
诗中提到的“楼船一去无回日”意指什么?
A. 船只总是回来的
B. 离别后无再相见
C. 船只是装饰品
D. 船只在河里漂流
诗人所描绘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
A. 富裕
B. 贫困
C. 奢华
D. 无聊
答案: 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