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5:36
登蓟丘作
作者: 揭傒斯 〔元代〕
閒登蓟丘望,西北削诸峰。
转觉天地肃,因悲霜露浓。
云间何处笛,日落满城钟。
自笑栖迟者,惟堪学老农。
我悠闲地登上蓟丘远望,西北方的山峰像刀削般挺立。
这时我感到天地之间的肃穆,因而为霜露浓厚而感到悲伤。
在云间,哪里传来笛声?夕阳西下,城市的钟声响彻。
我自嘲栖迟的人,唯有那老农才能教我如何安稳生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农人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揭傒斯(约1290-1340),字仲明,号止庵,元代诗人,生于今江苏,曾任职官员,后归隐山林,专心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登蓟丘作》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反思自身处境,表达对安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慨。
《登蓟丘作》是一首气韵生动的山水诗,展现了作者在登高远眺时的深邃思考。诗中开篇用“閒登蓟丘望”展现了悠闲的心境,随着视野的拓展,诗人逐渐感受到天地的肃穆与阴冷,反映了自然的力量与人心的渺小。在“云间何处笛”一句中,笛声的渺远为诗歌增添了一丝孤独感,似乎是对生活的思考和追问。最后两句自嘲栖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老农的安稳生活成为他心灵的寄托与理想的象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安稳生活的向往,隐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自我反省,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状态的探讨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蓟丘”主要象征什么?
A. 高远与自由
B. 热闹与繁华
C. 冷漠与孤独
D. 田园生活
诗人自嘲“栖迟者”,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追求名利
B. 安稳的田园生活
C. 旅行探险
D. 教书育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