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07: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07:10:11
法像坤仪重,来从汴水迁。
飞龙缠四极,黄道界中天。
望绝秋毫永,循环太古前。
荒台明月夜,应有泪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庄严而神秘的场景。法象的重量如同大地的仪式,从汴水迁移而来。飞龙在四个极点上盘旋,黄道在天际划分了天地的界限。远望那秋毫的细微变化,仿佛永恒不变,循环往复如同太古时光。在这荒凉的台上,明月照耀的夜晚,想必是有泪水潺潺流下。
揭傒斯,元代诗人,字梦阮,号云崖,浙江人。其诗风受唐诗影响深厚,善于用典和描绘自然景象,作品常蕴含哲理与情感。
《铜仪》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政治动乱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大自然与宇宙的思考,抒发内心的忧虑与感慨,表达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铜仪》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整体上来看,诗人通过对法象、飞龙、黄道等意象的描绘,构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宇宙观。他将大地与天体的关系、历史的循环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考。诗中“法像坤仪重”一句,传达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仿佛在述说着人们对古代智慧的尊重与怀念。
“飞龙缠四极”描绘了一种动态的宇宙图景,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映射,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诗人通过“秋毫永,循环太古前”的描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永恒,展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与无奈。
最后两句“荒台明月夜,应有泪潺湲”,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忧伤的情绪。在这荒凉的环境中,月光照耀下的泪水,既是对往昔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无奈,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整体而言,《铜仪》通过对宇宙、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生命、文化与时间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对古代智慧的追寻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孤独,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中“法像坤仪重”意指什么?
“飞龙缠四极”中的飞龙象征什么?
最后两句中,“应有泪潺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可与白居易的《琵琶行》进行对比,分析两首诗中对孤独与历史的不同表现手法。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铜仪》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