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诗》

时间: 2025-05-02 19:48:58

诗句

经天纬地物,动必计仙才。

几处觅不得,有时还自来。

真风含素发,秋色入灵台。

吟向霜蟾下,终须神鬼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8:58

原文展示:

经天纬地物,动必计仙才。
几处觅不得,有时还自来。
真风含素发,秋色入灵台。
吟向霜蟾下,终须神鬼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万物的感悟和对超凡脱俗之才的渴望。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天道和地理的影响。虽然在很多地方都难以找到这样的才华,但有时它们又会不期而至。真正的风从素发中飘来,秋天的色彩映入心灵的窗台。面对明月下的霜蟾吟唱,最终还是要感受到神灵和鬼魅的悲哀。

注释:

  • 经天纬地:指的是掌握宇宙和大地的道理,形容人的才华和智慧。
  • 仙才:指超凡的人才,通常与神仙相联系。
  • 霜蟾:指霜冻的蟾蜍,通常与月亮相关,象征清冷和孤独。
  • 灵台:象征内心或灵魂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912年),唐代诗人,字子长,号无为居士,生于今浙江一带。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尤其擅长描写月景和秋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晚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感慨人生无常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贯休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清新的意象打动人心。开篇的“经天纬地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他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处觅不得”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尽管努力寻找,却常常无法如愿。这里体现出一种对理想和才华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真风含素发,秋色入灵台”则是诗中最具画面感的部分,诗人用“真风”和“秋色”描绘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表明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和孤独。

最后的“吟向霜蟾下,终须神鬼哀”则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面向月亮吟唱,似乎在与天地对话,最终却又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悲哀,仿佛在暗示理想的追求难以实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经天纬地物:表明作者对宇宙万物的理解。
  2. 动必计仙才:强调做事要考虑到超凡的才能。
  3. 几处觅不得:表达寻找理想与才华的艰难。
  4. 有时还自来:有时理想又会自己出现,带有不确定性。
  5. 真风含素发:描绘真实的风,带有清纯的气息。
  6. 秋色入灵台:秋天的色彩映入内心,象征思考和感悟。
  7. 吟向霜蟾下:在月光下吟诵,显得孤独。
  8. 终须神鬼哀:最终感受到宇宙的悲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真风”与“素发”相结合,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诗中风和色彩被赋予了情感,显得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理想与才华的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奈,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思想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真风:象征着自由与纯粹的理想。
  • 秋色:代表成熟、思考和生命的无常。
  • 霜蟾:象征孤独与清冷,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仙才”指的是:
    A. 普通人才
    B. 超凡脱俗的人才
    C. 书法家
    D. 政治家

  2. “吟向霜蟾下”中的“霜蟾”主要象征:
    A. 温暖
    B. 孤独与清冷
    C. 欢乐
    D. 繁荣

  3. “几处觅不得”表达的情感是:
    A. 轻松愉快
    B. 失落和无奈
    C. 愤怒
    D. 高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贯休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夜思》进行对比,李白的诗中更突出个人情感与家乡的思念,而贯休则更侧重于对理想和宇宙的思考。两者在意境上相辅相成,共同描绘了对月亮和孤独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贯休诗选》

相关查询

长相思四首 其一 长相思 绿萼梅 长相思 愁 长相思 春日湖上 长相思 其一 长相思·又 长相思 本意 长相思 长相思 其一 本意,寄璧妹 长相思 夜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途次 廾字旁的字 牛山下涕 乡籍 提土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人后 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望风瓦解 铁心铁意 爪字旁的字 大水冲了龙王庙 摧抑 秃宝盖的字 祸福之门 相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