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为人题古画凤皇牡丹》

时间: 2025-05-07 06:11:30

诗句

阿阁来仪助拜飏。

清平选调倚沉香。

乘时鸟亦真名士,称意花能应帝王。

鸣节足,兆归昌。

谁描魏紫间姚黄。

梧栖竹实应难觅,且护修翰住洛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30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为人题古画凤皇牡丹》 阿阁来仪助拜飏。
清平选调倚沉香。
乘时鸟亦真名士,
称意花能应帝王。
鸣节足,兆归昌。
谁描魏紫间姚黄。
梧栖竹实应难觅,
且护修翰住洛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清雅的场景:在高阁上,仪态万方的人们在此拜祭,选择清平之音,依靠着沉香的气息。那些乘着时光而来的鸟儿,宛如真正的名士;而那些美丽的花朵,也能得到帝王的宠爱。鸣叫的节奏预示着未来的繁荣昌盛。究竟是谁在描绘那魏紫与姚黄的花朵呢?栖息在梧桐上的竹子,或许已经难以寻觅;不如在洛阳安心守护自己的文采与书法。

注释:

  • 阿阁:指高阁,象征着高雅的场所。
  • 清平:清和安宁的意思,常用来形容国家的太平。
  • 沉香:一种香料,象征着高雅与富贵。
  • 鸣节:指鸟兽的鸣叫声,常用以象征吉祥。
  • 魏紫、姚黄:两种花的名字,魏紫指紫色的花,姚黄则指黄色的花,象征美丽与富贵。
  • 梧栖竹实:意指栖息在梧桐树上的竹子,暗指难以寻找的珍贵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生于晚明,生活在清初,作品多表现对自然、人生的感悟,语言清丽,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政治逐渐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古画中的凤皇与牡丹,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高阁拜祭及古画的意象,展现了清代文人的风雅情趣。诗中“乘时鸟亦真名士”,不仅是对鸟儿的赞美,也是对文人身份的自觉认同,显示了诗人对自身地位的自豪感。诗人将花与鸟的意象结合,通过“称意花能应帝王”,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以及对权力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艺术的崇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阿阁来仪助拜飏:高阁上的人们,仪态优雅,助力于祭拜的仪式。
    • 清平选调倚沉香:在安宁的环境中,选择清幽的音调,依靠着沉香的芬芳。
    • 乘时鸟亦真名士:那些顺应时势而来的鸟儿,宛如真正的名士。
    • 称意花能应帝王:那些美丽的花儿,能够得到帝王的宠爱。
    • 鸣节足,兆归昌:鸟儿的鸣叫声预示着未来的繁荣昌盛。
    • 谁描魏紫间姚黄:究竟是谁在描绘那美丽的花朵?
    • 梧栖竹实应难觅:栖息在梧桐上的竹子,或许已经难以寻觅。
    • 且护修翰住洛阳:不如在洛阳守护自己的文采与书法。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文化艺术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清代文人的风雅情趣。

意象分析:

  • 凤皇:象征高贵与美丽,代表着理想中的人或事。
  • 牡丹:象征富贵与繁荣,常被视为国花,代表着美好的愿望。
  • 梧桐:象征高洁与优雅,常用来比喻文人的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阿阁来仪助拜飏”中的“阿阁”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高阁
    • C. 庙宇
  2. “鸣节足,兆归昌”中“鸣节”指的是什么?

    • A. 鸟的叫声
    • B. 风的声音
    • C. 人的歌唱
  3. 诗中“魏紫间姚黄”指的是?

    • A. 两种鸟
    • B. 两种花
    • C. 两种树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周岸登的作品都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描绘,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显感性与柔美,而周岸登的作品则融入了更多的文化自豪感与理想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的哲学》

相关查询

小秦王 其三 小秦王 其二 小秦王 其一 小秦王 小秦王 小秦王 其三 秋思 小秦王 柳浪闻莺 小秦王 闻笳 小镇西 臬署夜坐,听前庭演剧,似是邯郸巡河一出。追忆东皋旧事,感赋此词 小冲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鬲字旁的字 一窝风 缴送 包含消的词语有哪些 岚气 乚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折角巾 有商 布被瓦器 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有章可循 丑侪 招花惹草 金字旁的字 艳曲淫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