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4:15
寒后添些纸布,饥来乞觅残馀。
野情喜不择粗疏。且要遮形楂肚。
自叹愚蒙过甚,徒劳设药防拘。
从今放下乐清虚,做个憨憨暮故。
在寒冬过后,我添置了一些纸布;
饥肠辘辘时,我四处乞求一点残余的食物。
在野外的情景中,开心得不计较粗糙与否,
只求能遮挡身形与肚子。
我自叹太过愚笨,白白设下药物以防拘束。
从今往后,我决定放下这些清虚的乐趣,
做一个憨厚的、过着简单生活的人。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元代社会中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情感。
作者介绍:谭处端,元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谭处端的一段生活反思期,可能为他在经历生活困顿、饥寒交迫时所写,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以及内心宁静的渴求。
《西江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在寒冷与饥饿交织的背景下,诗人不仅感受到物质的匮乏,更感受到内心的惆怅与无奈。诗中“寒后添些纸布,饥来乞觅残馀”的开篇,生动地刻画出生活的艰辛,令人心生怜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消极悲观,而是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生活,表达了对“野情”的向往,这种“喜不择粗疏”的心态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从今放下乐清虚,做个憨憨暮故”则是他对未来生活的决心,放下那些虚无缥缈的追求,拥抱简单真实的生活,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与对仗,如“乞觅残馀”与“遮形楂肚”形成对比,展现出生活的艰辛与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反思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寒后添些纸布”中的“纸布”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生活必需品
C. 装饰品
诗人决定放下什么?
A. 物质追求
B. 乐清虚
C. 人际关系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A. 幽怨
B. 绝望
C. 豁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谭处端的《西江月》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而谭处端则是对个人简单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