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37
春去漫增閒恼,病馀更爱孤眠。
浮名浮利总如然。生只被他萦管。
囱草不除夜雨,盆榴半吐朝烟。
寻常打破鬼门关。何是何非堪免。
春天过去了,心中无端增添了烦恼,
病愈之后更喜欢独自安眠。
浮名和浮利终究都是如此,
人生只不过被这些牵绊。
窗外的杂草在夜雨中不去,
盆中的石榴半开着朝烟。
平常就像打破了鬼门关,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又能免去多少呢?
作者介绍:符锡(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探讨人生哲理及自我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浮沉的思考,可能是经历了一些挫折与病痛后,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西江月 次韵答前人》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与感悟。诗中通过描绘春去后的孤独与烦恼,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沉思。开篇“春去漫增閒恼”,点明了主题的忧愁,接着通过“病馀更爱孤眠”表露出因病而生的孤独感,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浮名浮利总如然”,则是对世俗名利的批判,显示出作者对这些虚妄事物的无所谓态度。接下来的“囱草不除夜雨,盆榴半吐朝烟”描绘了窗外杂草的生长与盆中石榴的状态,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象征着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奈。
最后两句“寻常打破鬼门关,何是何非堪免”则是升华了主题,提出了生死与对错的哲学思考,感叹人生的复杂与难以掌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孤独生活的接受。
诗词测试:
诗中“春去漫增閒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浮名浮利总如然”中的“浮名浮利”指的是什么?
“寻常打破鬼门关”中“鬼门关”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