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48
又愁 其二
作者: 屠寄 〔清代〕
句骊首服未穷兵,千古常留衣帻城。
别国舟车初互市,中朝职贡拥虚名。
毋邱刻石将䃺泐,杨仆楼船息战争。
武德当年容抗礼,诸臣犹恐四夷轻。
这首诗的意思是:
骊首(即骊山)这地方的军队尚未平定,千古以来仍旧留存着衣冠之地。
外国的船只和车子刚刚开始进行贸易,中原的贡品不过是虚名而已。
不应在邱地刻石以示威,杨仆的楼船也该停息战争。
在武德年间曾有容纳外族礼仪的气度,如今大臣们仍然恐惧四夷的轻视。
作者介绍:
屠寄,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独特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融合了历史与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外有压力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文化礼仪的思考。
《又愁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古代和当代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诗中提到的“骊首服未穷兵”,暗指国家尚未安定,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人民的生活。这种对历史的回顾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在描绘外部环境时,诗人指出“别国舟车初互市”,显示出国家在经济上的依赖与脆弱,同时也隐含着对文化自信的缺失。诗中提到的“拥虚名”,则是对当时社会名分与实质不符的批判,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后半部分的“毋邱刻石将䃺泐”,则是对战争的警示,呼吁人们珍惜和平。最后一句提到“诸臣犹恐四夷轻”,更是道出了当时统治者对于外族的畏惧与不安,反映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现实的揭露,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国家的动荡与外族对国家的威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担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骊首”是指什么地方?
“中朝职贡拥虚名”的意思是:
诗中的“诸臣犹恐四夷轻”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