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2:0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08:55
鸟掠琴弦穿静院,吏收诗草下间庭。
鸟儿掠过琴弦,穿过静谧的院落;官吏在庭院下收集诗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琴弦”可以理解为古人对音乐的重视,而在安静环境中,音乐与诗歌相互交融,给人以灵感。
作者介绍: 高元矩,宋代诗人,生活在诗歌盛行的时期。他的诗作多反映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午后,诗人身处静谧的院落,观察周围鸟儿的轻盈与官吏的工作,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这首诗将自然与人文环境融合,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开篇“鸟掠琴弦”展现了自然界的灵动,鸟儿穿过琴弦,仿佛在弹奏出动人的旋律,生动而富有生命力。接着“吏收诗草”则转向人事,官吏在庭院中忙碌,收集未完成的诗草,这一行为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也暗示了生活中艺术与工作的交织。
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对比,鸟儿的自由与官吏的忙碌,静谧的院落与诗歌的创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升华。诗的意境悠远,令人向往,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活和艺术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的交融,强调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鸟掠琴弦”中的“掠”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吏”指的是?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忆江南》相比,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色传达情感,但高元矩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而白居易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在艺术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与文化底蕴。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