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5:02
新墉屹屹解严围,
十万全师破贼回。
元帅拥旄朝授策,
将军画箠夜衔枚。
椎牛脔炙欢声动,
伐鼓传觞哀拍催。
尽道平淮动业盛,
总须图像上云台。
新的城墙高耸入云,围困的敌人已经解围,
十万大军凯旋而归,打败了侵略者。
元帅高举旗帜,早已制定了策略,
将军们夜晚在营中筹划,准备出击。
宰杀的牛肉炙烤的香气四溢,欢声笑语不断,
击鼓传杯,欢庆的气氛愈加热烈。
大家都说平淮的事业已经蒸蒸日上,
但也必须在云台之上谋划未来的图景。
李曾伯,字子渊,号山谷,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豪放激昂和雄壮的气势著称。
该诗创作于战争胜利后,表达了作者对胜利的庆祝和对未来的展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安定交替的背景。
这首诗以豪迈的气势描绘了战争胜利后的欢庆场面,蕴含着对将帅的敬意和对国家前途的美好期望。开篇以“新墉屹屹解严围”形象地展示了胜利的喜悦,紧接着以“十万全师破贼回”揭示了大军的威力和士气,表现出一种英雄气概。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宴饮的场景,描绘了丰盛的美食和热烈的欢庆氛围,通过“椎牛脔炙欢声动,伐鼓传觞哀拍催”反映出士兵们欢庆胜利的热情和豪情。最后的“尽道平淮动业盛,总须图像上云台”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提醒人们在享受胜利的同时,要继续谋划更长远的发展。
整首诗的节奏感强烈,情感充沛,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豪放的风格与时代的气息。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胜利后庆祝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将帅的赞美、对士兵的鼓舞,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展望,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中的“新墉”指的是什么?
A. 新的城墙
B. 新的敌人
C. 新的将领
D. 新的策略
“十万全师破贼回”中的“全师”指的是:
A. 所有将领
B. 所有士兵
C. 所有敌人
D. 所有策略
诗中提到的“云台”象征什么?
A. 未来的理想
B. 过去的战争
C. 现状的安定
D. 个人的成就
答案:1.A;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