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8:25
斗米金钱五十千,
催科转更到农田。
赢粮在册皆逃户,
辟谷何人不学仙。
暮岁天寒麻苧暖,
穷乡日食菜根鲜。
空气自由殊未信,
纷纷犹共说民权。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的困境和对未来的渴望。诗中提到,五十千斗米的金钱催促着农田的赋税,农民们在账册上登记的粮食大多都是逃避税务的户口。许多人希望通过辟谷来修行成仙。岁末天寒,麻、苧的温暖却显得如此珍贵,穷乡的日子里,吃的只是菜根。空气的自由并未得到真正的信任,人们仍在争论着民权。
作者介绍:万正常,近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繁的时期。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社会经济动荡的年代,农民的生存状况堪忧,赋税沉重,反映出农民对生存和自由的渴求。
万正常的《感时三首 其一》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农民的艰辛生活,透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困惑与无奈。诗中以“斗米金钱五十千”开篇,直接揭示了农民面对的经济压力,赋税的催逼让人无法喘息。接着,诗人提到“赢粮在册皆逃户”,通过这种对比,彰显了农民们在生存压力下不得不选择逃避的无奈。
“辟谷何人不学仙”一句,表达了农民对理想生活的渴望,然而这份渴望却在现实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寒冷的冬季,温暖的麻苧显得异常珍贵,说明生活的艰辛。诗的最后两句通过“空气自由殊未信,纷纷犹共说民权”,表达了社会对自由和权利的追求,却又被现实的重压所困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展现了作者深切的同情与思考。其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和对自由、理想的追求,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最能反映农民的生活困境?
“逃户”一词在诗中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空气自由”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