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2:04
减字木兰花 题关颖人司长鱼山枕雨图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姮娥夙约。今宵底事迟梳掠。岂为伤离。泪雨纷纷洒路歧。
催诗有分。禅榻推敲愁未稳。止可随缘。莫笑催妆负客篇。
月宫的嫦娥早有约定,今夜为何还迟迟未能梳妆?难道是因为离别的伤感,泪雨纷纷洒落在分岔的小路上。
催促诗篇是否有缘分,禅榻上反复推敲愁绪尚未安稳。只好随缘而行,莫要笑我催妆而辜负了客人的诗篇。
嫦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月中仙女,象征着孤独和离别。诗中提到的“姮娥夙约”,引申出对月亮的思念和对相约之人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杨玉衔,清代诗人,擅长词曲,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诗风清新婉约。
本诗写于一个雨夜,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情感的思考。雨水象征着泪水,增添了诗的悲怆色彩。
本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伤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的开头以“姮娥夙约”引入,表现了对月亮的思念和对约定的重视。接着,诗人以“今宵底事迟梳掠”表现出因伤感而迟迟未能梳妆的情绪,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感受。通过“泪雨纷纷洒路歧”,诗人将雨水与泪水相结合,增添了情感的厚度。同时,诗中的“催诗有分”和“禅榻推敲愁未稳”展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即便在愁苦中也不忘追求诗意。最后以“莫笑催妆负客篇”收束,表达了对情感和创作的无奈与坚持。整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渲染,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伤感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姮娥夙约”中的“姮娥”指的是谁?
诗中“泪雨纷纷洒路歧”表达了什么情感?
“催妆负客篇”中的“负”字意为:
答案:
《离骚》:同样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深邃。
《春江花月夜》: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以上内容为对《减字木兰花 题关颖人司长鱼山枕雨图》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