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6:03
秋日即事
作者: 俞桂 〔宋代〕
宿有骚人兴,休教世俗知。
郊墟聊晚眺,风月入秋宜。
愁极惟凭酒,囊空却剩诗。
更长人不睡,灯火可亲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日的宁静与思索。诗人宿居于此,不希望世俗的人知道自己的兴致;在黄昏时分,远望乡间的景色,秋风和明月都显得格外宜人。愁苦到极点时,仅能借酒消愁,但口袋空空只剩下诗篇。夜深人静,仍然无法入睡,只有温暖的灯光陪伴,这种时刻显得格外亲切。
俞桂,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盛行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语言清新,常带有淡淡的忧愁。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困顿和心理的忧愁后,选择用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秋天的萧瑟和夜晚的宁静促使他反思生活的意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索。诗的开头便以“骚人兴”引入,强调诗人自我世界的独立与脱离世俗的愿望。接着,他在郊外的晚景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风月的交融似乎让他暂时忘却了烦恼。然而,愁苦依旧伴随在心头,借酒浇愁却只能徒增孤独,最终只剩下诗歌作为精神的寄托。最后,夜深人静时,灯火成了他唯一的陪伴,象征着温暖与思考的空间。这种对光明的渴望和对孤独的反思,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季感受到的孤独与思索,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他在宁静中对人生的感悟。
“骚人”在诗中指代的是什么?
A. 诗人
B. 世俗人
C. 农民
诗人为什么不希望“世俗知”?
A. 因为他羞愧
B. 因为他渴望独立
C. 因为他忙于生活
“囊空却剩诗”意指什么?
A. 只剩下金钱
B. 只剩下诗歌
C. 只剩下酒
答案:1.A 2.B 3.B
俞桂的《秋日即事》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孤独和对自然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而俞桂则更关注内心的独白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