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3:56
欲陈礼乐字三千,起趁东风万里船。
戎马不禁文未丧,石鱼间出瑞开先。
人知制梃枘坚甲,政比黄钟缓急弦。
愿借风云乘快便,一声雷爆九重。
我想要陈述礼乐之道,像那三千字的经典一样,借着东风出发,乘风破浪。虽然战马驰骋,但文治并没有衰落,石鱼在水中游弋,预示着吉祥的兆头。人们知道制造坚固的武器,政事上却像黄钟那样缓慢,急需调整。希望借助风云的力量,快速前行,像雷鸣震动九重天那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与战乱并存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对时政的关注与对文化的热爱,风格雄浑奔放,富有激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庚子年,正值国家面临外有压力、内有困扰的时刻,诗人以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强盛与文化复兴的渴望。
阳枋的《庚子叨贽合州甘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与对文化的珍视。诗中通过“礼乐”与“戎马”的对比,反映了战乱与文化并存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希望在战争中仍能保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篇的“欲陈礼乐字三千”表达了对文化的追求,后文“戎马不禁文未丧”则显示出诗人对军事与文治相辅相成的思考。
诗中的意象丰富,东风、石鱼、雷鸣等都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寓意着希望与吉祥。特别是最后一句“一声雷爆九重”,不仅是对未来的展望,也象征着一种强烈的愿望,期盼国家能够迅速复兴,振奋人心。
整首诗语气激昂,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执着,值得后人深思与借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通过文化与军事的结合来实现国家的复兴与强盛,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风”象征什么?
A. 文化
B. 时机
C. 战争
答案:B
“戎马不禁文未丧”表达了什么?
A. 军事与文化的对立
B. 军事强,但文化未衰
C. 文化强,但军事衰
答案:B
“一声雷爆九重”是什么意思?
A. 追求平静
B. 表达强烈愿望
C. 描述声音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阳枋的诗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但阳枋更强调文化与军事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对战乱的忧虑,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