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0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09:24
我本田家子,驱来作长官。
政虽无小异,民却自相安。
静或焚香坐,闲因展画看。
庸人扰之耳,只道太和难。
我本是个农家子弟,被派来当长官。
虽然政务上没有太大差别,但百姓却能和睦相处。
有时静坐焚香,有时闲看画卷。
那些庸人却在耳边喧嚣,只是说太和之道难以实现。
徐似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文见长。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风格清新自然,意蕴深邃。
《守太和》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诗人以自身的经历为背景,反映了对官场与民生的观察与思考,展示了他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守太和》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宁静与对社会和谐的向往的诗。诗人自述出身于农家,象征着质朴与自然,然而他被召来担任长官,体现了对责任的承担。诗的前两句呈现出一种对比,虽然他在政务上并没有大的区别,但民众之间却能和平相处,这反映了诗人对治理的深刻思考。他认为,良好的治理不仅仅在于官员的政务能力,更在于百姓的和睦共处。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自己的闲适生活,焚香静坐、展画观赏,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这种闲适与内心的宁静,正是他心中所渴望的理想境界。然而,庸人却在耳边不断骚扰,指责他所追求的“太和”难以实现,反映出社会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整首诗以一种淡淡的忧伤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思考,以及在现实中追求和谐的艰难。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让人反思在喧嚣的社会中,如何保有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对现实艰难的感慨,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出一种对官场与民生的深思,令人深思。
诗人自称是哪个阶层的人?
诗中提到的“太和”主要指什么?
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做什么?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而徐似道则更加关注内心的宁静与社会的和谐,反映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