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5-02 12:12:21

诗句

年年岩桂。

恰恰中秋供我醉。

今日重阳。

百树犹无一树香。

且倾白酒。

赖有茱萸枝在手。

可是清甘。

绕遍东篱摘未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2:21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年年岩桂。恰恰中秋供我醉。今日重阳。百树犹无一树香。且倾白酒。赖有茱萸枝在手。可是清甘。绕遍东篱摘未堪。

白话文翻译:

每年岩边的桂花总是盛开,正好在中秋佳节让我沉醉。今天是重阳节,虽然百树都没有一树香气。倒是我手中有茱萸的枝条,便可倾杯饮酒。可惜的是,酒虽清甘,却不够让人尽兴,绕着东篱去摘那些花香,却还是未能如愿。

注释:

  • 年年岩桂:指每年在岩边盛开的桂花。
  •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
  • 重阳:指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 茱萸:一种植物,常用于重阳节插在头上以辟邪。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常用来种植花草。

典故解析:

  • 中秋重阳:这两个节日都是中国传统节日,分别象征着团圆和长寿。诗中提到的节日,说明了诗人在特定的节日情境中感受到的孤独和惆怅。
  • 茱萸:在重阳节插茱萸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象征驱邪避灾,诗人手中有茱萸,却感到缺少香气,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向子諲,字子諲,号醉云,宋代词人,擅长小令,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却因百花凋零而感到失落,借酒浇愁,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词作,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诗中提到的“年年岩桂”,不仅是对桂花的欣赏,更是对往年佳节的追忆。中秋与重阳作为两个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与长寿,然而诗人却在这欢庆的日子中感到一丝孤独,尤其是“百树犹无一树香”的句子,便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感的直接表达。

诗中“且倾白酒”,白酒象征着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但随即却“赖有茱萸枝在手”,这种对节日习俗的依赖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失落。最后一句“绕遍东篱摘未堪”,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尽管四处寻找,最终却未能如愿,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绘制出一幅凄美的秋日图景,似乎在诉说着每个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年年岩桂”:每年在岩石边开花的桂花,象征着恒久与美好。
    • “恰恰中秋供我醉”:中秋是佳节,诗人借此陶醉于酒中,感受节日的氛围。
    • “今日重阳”:重阳节的到来,增加了节日的层次感。
    • “百树犹无一树香”:虽然是丰收的季节,却没有桂花的香气,暗示了失落。
    • “且倾白酒”:诗人选择饮酒来排遣心中的孤独。
    • “赖有茱萸枝在手”:茱萸是重阳节的象征,虽有物在手,却不能带来快乐。
    • “可是清甘”:酒虽清淡可口,但并不满足。
    • “绕遍东篱摘未堪”:四处寻找却未能找到理想中的花香,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年年岩桂”与“今日重阳”,形成节日的对比。
    • 意象:桂花、白酒、茱萸,均为富有文化象征的意象,丰富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赋予其情感,使得诗句更为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佳节中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情感深邃而清新。

意象分析:

  • 桂花:象征着美好与团圆,代表着诗人对往年节日的美好回忆。
  • 白酒:象征着生活的愉悦与洒脱,但也暗示着内心的空虚。
  • 茱萸:不仅是重阳节的传统象征,更是对生活中避邪与美好的追求。
  • 东篱:代表了自然与生活的界限,诗人绕行东篱,显示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节日是?

    • A. 春节与端午
    • B. 中秋与重阳
    • C. 元旦与清明
  2. 诗人手中所持的植物是什么?

    • A. 菊花
    • B. 茱萸
    • C. 桂花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喜悦
    • B. 失落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对比向子諲的《减字木兰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在节日氛围中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李白更侧重于对酒的陶醉,而向子諲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词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安八景诗 其七 黄山霁雪 秦国《国风吟苑》诗刊主编王诚以论诗七绝征和,因步韵 其三 歌赠叶季质 送客南归有怀 句 其九 文革三十年祭六首 其六 摸鱼儿 衡阳罗生叔子为制葵倾室及向阳讴歌二印,赋此谢之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 题龙隐岩 题蛱蝶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父字头的字 包含醒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泰室 避瓜防李 为五斗米折腰 光辉夺目 灵凫 含着骨头露着肉 片字旁的字 病原 食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嗛嗛之食 包含徕的词语有哪些 英雄本色 流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