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6:13
金菊对芙蓉
作者: 朱荫龙 〔近代〕
细拨炉灰,静听檐溜,算来真到中年。
纵难消儒侠,也介狂狷。
从教凤泊鸾飘惯,看镜中标格依然。
冻痕才化,一庭雾雨,莫漫成烟。
几度劫,老人天。
是忧谗意绪,总怕缠绵。
况梦伤幽邈,约误婵娟。
屈骚庾赋萧条甚,更为谁料理词笺。
无多豪泪,纵横挥入,恩怨间间。
细细拨弄炉灰,静静地听檐下的水滴,算来我已经真到中年。
虽然难以消除儒雅的侠气,但我依然保持着我的狂傲和清高。
纵然凤鸟和鸾鸟已经习惯漂泊,我在镜子中看到的风采依然如故。
冰冻的痕迹刚刚化去,庭院里雾雨朦胧,切勿让这一切变得虚无缥缈。
经历了多少劫难,老人的命运。
是忧虑的谗言和意绪,总是害怕缠绵的纠葛。
更何况梦中伤感幽远,约定却误了良辰美景。
屈原和庾信的诗赋都显得萧条,究竟是为谁去料理这诗词的纸笺?
没有多少豪情泪水,纵横挥洒在恩怨之间。
作者介绍:朱荫龙,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兼具古典的韵味和现代的情感,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朱荫龙人生的中年时期,正值时代变迁,社会动荡,诗人面对个人感情与历史悲剧的交织,表达出对人生、情感和文学的深刻思考。
《金菊对芙蓉》是一首充满感慨的抒情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从“细拨炉灰,静听檐溜”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在追忆往昔。诗人回望自己的中年生活,感慨时光流逝带来的变迁与无奈,既有对侠气的坚守,也有对狂狷个性的自我反思。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冻痕才化,一庭雾雨”描绘了人生经历的创伤与模糊的未来,仿佛在暗示生活的不确定与复杂。对于“几度劫,老人天”的感叹,显示出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思考,似乎在诉说着命运的无常。
最后,诗人触及到文学创作的孤独与困境,表现出对“屈骚庾赋”的感慨,既有对古代文学的敬仰,也有对自身创作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情感与艺术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无常、情感的纠葛和文学创作的孤独,展现出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错,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细拨炉灰”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忧伤
B. 反思
C. 快乐
D. 疲惫
“几度劫,老人天”中的“劫”指的是:
A. 人生的磨难
B. 年龄的增长
C. 社会的变迁
D. 诗歌的创作
诗中提到的“屈骚庾赋”是指:
A. 诗人的朋友
B. 古代的诗作
C. 诗人的经历
D. 社会现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