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5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56:19
踏莎行(谢人寄梅花)
鹊报寒枝,鱼传尺素。
晴香暗与风微度。
故人还寄陇头梅,
凭谁为作梅花赋。
柳外朱桥,竹边深坞。
何时却向君家去。
便须倩月与徘徊,
无人留得花常住。
全诗翻译:
喜鹊在寒冷的树枝上报信,鱼儿带来书信。
春日的香气悄然穿过微风。
老友又寄来了陇头的梅花,
谁能为这梅花作诗赋呢?
在柳树外的朱色桥边,在竹林深处的水湾,
何时才能去你家做客呢?
只好借着明月在这里徘徊,
无人能够留住花儿常开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及的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常与友谊、思念相联系。诗中用梅花寄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期待。
作者介绍:
周紫芝(约1080年-约1150年),字仲圭,号紫芝,宋代诗人,善于作词,风格清新、婉约。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际,梅花的寄送成为传递情感的媒介,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踏莎行(谢人寄梅花)》是一首充满思乡情和友情的词作。诗的开头通过鹊鸟和鱼儿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春天氛围,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以及与友人之间的联络。接着,诗中提到的梅花寄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传递,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凭谁为作梅花赋”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似乎在感叹梅花的美丽难以用语言来完全表达。接下来的描写中,柳外的朱桥和竹边的深坞,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作者渴望与友人相聚的心情。
最后两句“便须倩月与徘徊,无人留得花常住”,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花开花谢的自然法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整体而言,这首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命流逝的哲学思考,充满了感情和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悟,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种鸟在寒枝上报信?
A. 燕子
B. 鹊
C. 麻雀
诗中提到的“尺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尺子
B. 短小的书信
C. 特殊的纸张
诗中的“何时却向君家去”表达了什么?
A. 想去游玩
B. 渴望与朋友相聚
C. 无法去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