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江南 张默迟清溪渔隐图》

时间: 2025-05-06 02:42:48

诗句

溪山好,最好是渔船。

况有承平多暇日,不须重问武陵源。

掩卷一茫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48

忆江南 张默迟清溪渔隐图

原文展示:

溪山好,最好是渔船。况有承平多暇日,不须重问武陵源。掩卷一茫然。

白话文翻译:

溪水与山峦都很美,尤其是那渔船更为动人。更何况现在是太平盛世,闲暇的日子多,不需要再去询问那武陵源的去处。合上书卷,心中感到一片迷茫。

注释:

  • 溪山:指溪水与山峦,形容自然景色的美好。
  • 渔船:代表渔民的生活,象征着宁静与安逸。
  • 承平:指国家安定、太平的时代。
  • 武陵源:出自《桃花源记》,形容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
  • 掩卷:合上书卷,表示思考或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洵,清代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创作背景:在社会相对和平的时期,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人们的安逸生活,激起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渔船生活的向往。在“溪山好,最好是渔船”的开篇中,诗人用极简洁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渔船不仅是一个生活的工具,更是诗人理想生活的象征。接着,诗人提到“承平多暇日”,表现出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珍惜与感恩。在这一情境下,诗人似乎在思考生活的意义,而“掩卷一茫然”则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无奈与思索。

这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渔隐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思考。诗中虽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结尾的迷茫感也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溪山好,最好是渔船:开篇直接表达了对自然美与渔船生活的喜爱,渔船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2. 况有承平多暇日:在太平盛世,生活富足,闲暇时间多,诗人感到生活的安逸。
    3. 不须重问武陵源:不再需要追寻理想的桃花源,暗示理想生活就在眼前。
    4. 掩卷一茫然:合上书卷,心中却感到迷茫,显示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比:渔船的宁静与武陵源的理想形成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隐喻:渔船不仅是实物,更是理想生活的象征。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生活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迷茫。

意象分析:

  • 溪山: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好。
  • 渔船:代表闲适、安逸的生活状态。
  • 武陵源:象征理想与纯净的生活境界。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陵源”象征什么?
      • A. 理想生活
      • B. 恶劣环境
      • C. 战争时期
    2. “掩卷一茫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迷茫
      • C. 生气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洵与王维的作品,二者都描绘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多地表达了对佛教哲理的思考,而陈洵则更强调对生活的感悟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晴即事(1) 二首 春晴 春晴兼忆倪李诸君 春晴 春晴 春晴郊行适逢陆生见过 春晴纵步 春晴极寒登池楼书事 春晴试笔 春晴泛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黎丘丈人 培养基 百遶 鼻字旁的字 拦当 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瓮 旷古奇闻 言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白日升天 盲风涩雨 夕字旁的字 徙倚仿徉 包含虀的词语有哪些 冲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