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5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54:05
鹧鸪天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通处灵犀一点真。
堪随紫橐步红茵,
个中自是神仙住,
花作帘栊玉作人。
偏淡静,最尖新。
等闲舞雪振歌尘。
若教宋玉尊前见,
应笑襄王梦里寻。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灵气的美丽景象,仿佛可以与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相互融合。此地的美景,宛如神仙栖居之处,花开如帘,玉人似在其中。景色幽静淡雅,最为新颖动人。轻松地舞动着如雪般的舞姿,仿佛让世间的尘埃都为之振动。如果让宋玉在此见到,定会笑着说,襄王在梦中所寻的,正是这样的美景。
朱敦儒,字仲温,号静斋,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典雅。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色和哲理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鹧鸪天》作为朱敦儒的代表作品之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独特理解。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美感。开篇“通处灵犀一点真”,意指人与自然之间心灵的共鸣,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接下来的描绘则引入了丰富的色彩和细节,紫色的包袱和红色的草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描绘的“神仙住”之地,仿佛是人间的桃源,暗示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此外,诗中“偏淡静,最尖新”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幽静而又新颖的美,似乎在提醒人们,真正的美往往在于那份淡泊与宁静。最后,诗人以宋玉和襄王的典故作结,进一步深化了对美的追寻与思考,展现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对美好境界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在美的境界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
“灵犀”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心灵感应
B. 美丽的花
C. 富贵的象征
“紫橐步红茵”中的“紫橐”代表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包袱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哪个时期的作家?
A. 隋代
B. 唐代
C. 先秦
以上是对《鹧鸪天》的详细分析和相关学习内容,希望对理解这首作品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