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郎神·观尘境尽》

时间: 2025-04-23 20:01:44

诗句

观尘境尽。

总把浮名修整。

此假合形骸皆不悟,犹然待、巧妆驰骋。

百岁韶华能有几,到七十、难逃逝景。

*里面真真,罪业愈重,无由祛屏。

如省。

当初一点,莹清明炳。

速认他、从来呼甚麽,元是圆成光影。

又唤金丹仍粒粒,好做主、重令永永。

愿凡世、人人个个,回头浇淳休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01:44

原文展示

二郎神·观尘境尽
作者: 王哲 〔元代〕

观尘境尽。总把浮名修整。此假合形骸皆不悟,犹然待巧妆驰骋。百岁韶华能有几,到七十难逃逝景。里面真真,罪业愈重,无由祛屏。如省。当初一点,莹清明炳。速认他从来呼甚麽,元是圆成光影。又唤金丹仍粒粒,好做主重令永永。愿凡世人人个个,回头浇淳休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对浮华世界的反思。眼前的尘境已经尽了,所有追求的浮名都在不断修整。人们却未能领悟到这种假合的形骸,仍然依赖于华丽的妆饰来追求名利。百年的青春能有多少,到了七十岁更是难以逃避光阴的流逝。内心的真实愈发沉重,罪业无法消除。好似一面镜子,最初的一点光明依然清晰。快点认清楚他从前所呼唤的究竟是什么,原来是一种圆满的光影。被称作金丹的东西依旧是点点粒粒,希望每个人都能回头,浇灌出纯真的本性,而不再逞强。

注释

  • 观尘境尽:观察世间的尘世境界已经结束。
  • 浮名:指虚假的名声或名利。
  • 假合形骸:指表面上看似合适的形体,其实没有真实的内涵。
  • 巧妆驰骋:用华丽的装扮来追求名利。
  • 韶华:指美好的青春年华。
  • 金丹:道教中指一种长生不老的丹药,象征着追求长生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哲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哲理性和艺术性见长,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尘世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浮华世界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对名利的警觉,旨在引导人们回归内心的纯真。

诗歌鉴赏

王哲的《二郎神·观尘境尽》是一首深刻反思人生与浮华的词作。通过细腻的语言与深邃的意象,展现了人们在追求名利过程中的迷失与困惑。开篇的“观尘境尽”便设定了一个观察、反思的视角,让人意识到尘世的浮华终究是空的。随后的“总把浮名修整”则揭示了人们在名利面前的无奈与执着,似乎在修整浮名的同时,内心却愈加沉重。这种对比让人深思,正是因为追逐外在的名利,才让内心的真实与纯粹愈加模糊。

诗中提到的“百岁韶华能有几”,不仅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王哲通过对岁月的思考,提醒人们应关注内心的真实,而非外在的虚华。此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金丹”的意象,暗示了追求长生与内心的修炼,倡导人们从浮华中回归,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整首词在哲理的深度与艺术的表现上都表现出色,使其成为元代诗词中的一部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观尘境尽:观察到世间的尘境已无,暗示一种顿悟的状态。
  2. 总把浮名修整:人们忙于修饰虚假的名声,反映了社会的功利。
  3. 此假合形骸皆不悟:这种表面的合适实际上是无知的表现。
  4. 犹然待巧妆驰骋:依然在等待华丽的装扮来追逐名利。
  5. 百岁韶华能有几:感叹青春的短暂,生命的有限。
  6. 到七十难逃逝景:到了七十岁更是无法抗拒时间的流逝。
  7. 里面真真,罪业愈重:内心的真实愈发沉重,罪业也在增加。
  8. 无由祛屏:没有办法去除内心的阴影。
  9. 如省:如同一面镜子。
  10. 当初一点,莹清明炳:最初的那一点光明依然清晰。
  11. 速认他从来呼甚麽:快点认清他所呼唤的是什么。
  12. 元是圆成光影:原来这是一种圆满的光影。
  13. 又唤金丹仍粒粒:再提到金丹,象征着长生的追求。
  14. 好做主重令永永:希望能主宰自己,使之永恒。
  15. 愿凡世人人个个:希望世间每一个人。
  16. 回头浇淳休逞:都能回头,浇灌出纯真的本性,而不再逞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一个镜子,反映出内心的真实。
  • 对仗:整首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金丹象征着追求长生与内心的修炼。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浮华世界的反思,倡导人们关注内心的真实与纯净,提醒世人放下对名利的执着,回归自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境:象征世俗的纷扰与浮华。
  • 浮名:象征虚假的名声与名利。
  • 金丹:象征追求长生的理想与内心的修炼。
  • 光影:象征内心的真实与启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丹”象征什么?

    • A. 长生不老的追求
    • B. 浮华的名声
    • C. 内心的真实
    • D. 时间的流逝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浮华世界的反思
    • B. 对爱情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历史的回顾
  3. 诗中提到的“百岁韶华能有几”反映了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年龄的增长
    • C. 青春的美好
    • D. 人生的意义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王哲的《二郎神·观尘境尽》在对人生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前者积极豪放,后者则显得沉思内省。两者都关注人生命的短暂与浮华的虚妄,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词研究》 - 解析元代诗词的特点与风格。
  2. 《古代文学鉴赏》 - 探讨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3. 《王哲诗词集》 - 收录王哲的主要诗作及其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夜诵山谷词,率拈小调寄陈寅恪广州 减字木兰花 为席靖庵题吹箫图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安禅聚落 减字木兰花 夜来香 减字木兰花 其一 蓝裙子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慢 销金菊 减字木兰花 赠孔生北涯 减字木兰花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春花秋月 偃兵修文 頁字旁的字 装穷叫苦 尤物移人 蹿红 糸字旁的字 偷鸡不着,反折一把米 天丁 火字旁的字 夹批 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嫂的词语有哪些 顺口谈天 无字旁的字 云壁 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