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郎神 清秋夜集人月如画当欢欲愁》

时间: 2025-04-26 03:04:26

诗句

吐云华月,便坠作、镜中娇面。

正玉树烟迷,香兰雾细,赚得柔情似茧。

素扇携来团栾影,有几日、轻凉相见。

思浅绿酒波,低红灯穗,尽容留恋。

听遍。

晚楼倚笛,不胜凄怨。

但婉娈清歌,碧天如水,一片梁尘在眼。

宝瑟比人,春华同笑,芳景怕成秋苑。

还只恐,后夜风风雨雨,画帘愁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26

原文展示

吐云华月,便坠作镜中娇面。正玉树烟迷,香兰雾细,赚得柔情似茧。素扇携来团栾影,有几日轻凉相见。思浅绿酒波,低红灯穗,尽容留恋。听遍。晚楼倚笛,不胜凄怨。但婉娈清歌,碧天如水,一片梁尘在眼。宝瑟比人,春华同笑,芳景怕成秋苑。还只恐,后夜风风雨雨,画帘愁捲。

白话文翻译

在这清秋的夜晚,明月如同美丽的镜子,映照出我的娇美面容。正当玉树烟雾缭绕,香兰的细雾弥漫,竟然让我感到柔情似茧。轻轻扇动素扇,带来了团圆的影子,几日的轻凉让我期待相见。低头举杯,浅绿色的酒波荡漾,灯下的红穗让我尽情留恋。听遍了四周的声音,晚楼倚着笛声,令人感到无尽的凄怨。唯有那婉转动听的清歌在碧天如水的夜空中回荡,似乎一片梁尘在眼前浮现。宝瑟的声音如同人声,春华与我同笑,但我害怕这美好的时光会变成秋天的景象。更让我担心的是,后夜的风雨会卷起画帘,带来愁绪。

注释

  • 吐云华月:形容月光如云彩般的华美。
  • 镜中娇面:指月光映照下的美丽面容,像镜子一样清晰。
  • 玉树:指高贵的树木,这里比喻烟雾缭绕的景象。
  • 香兰:指兰花的香气,细腻而柔和。
  • 团栾影:团圆的影子,象征着团聚的美好。
  • 轻凉:指微凉的秋意。
  • 梁尘:这里指的是窗外的景色与尘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宝瑟:古代一种乐器,用来比喻音乐的美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谭献,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词风闻名。其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擅长描绘秋冬景色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的秋季,正值夜晚,诗人通过月色与秋景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思绪与情感,似乎在感叹美好时光的流逝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秋的夜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开篇“吐云华月,便坠作镜中娇面”,便将诗人置于一个浪漫而静谧的环境中,月光如云,映照出他的美丽面容,显示了诗人对自身形象的自信与欣赏。接下来的“正玉树烟迷,香兰雾细”,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引起了诗人的柔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流露出对短暂美好的留恋。“思浅绿酒波,低红灯穗”,在这样的夜晚,饮酒作乐,然而心中却有难以言说的愁苦。此时的晚楼倚笛声,既是乐音的悠扬也是心灵的凄怨,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的“后夜风风雨雨,画帘愁捲”,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浪漫又忧伤,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常的思考,体现了清代诗歌的细腻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吐云华月,便坠作镜中娇面:描绘出月光的华美与清晰,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形象的欣赏。
  • 正玉树烟迷,香兰雾细:自然景象的描绘,加强了诗人内心柔情的表现。
  • 素扇携来团栾影,有几日轻凉相见:暗示着期待与团聚的渴望,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思浅绿酒波,低红灯穗,尽容留恋:通过酒与灯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留恋与惆怅。
  • 晚楼倚笛,不胜凄怨:表现出夜晚的孤独与无奈,音乐成为情感的寄托。
  • 但婉娈清歌,碧天如水,一片梁尘在眼:清歌与明月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与思考。
  • 宝瑟比人,春华同笑,芳景怕成秋苑:通过乐器与春华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安。
  • 还只恐,后夜风风雨雨,画帘愁捲:最后的担忧与愁苦,使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波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如镜”、“宝瑟比人”,通过比喻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拟人:如“晚楼倚笛”,使得环境更具情感。
  • 对仗:如“轻凉相见”、“低红灯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华月:象征柔美与浪漫的夜晚。
  • 香兰:代表着细腻的情感与温柔的爱。
  • 素扇:象征着团圆与期待,轻盈而美好。
  • 绿酒:代表着欢聚的气氛与留恋的情感。
  • 晚楼: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吐云华月”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明月如镜
    • B. 烟雾缭绕
    • C. 细雨纷飞
  2. 诗人对“后夜风风雨雨”的担忧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B. 对未来的不安
    • C. 对过去的怀念
  3. “素扇携来团栾影”中的“团栾”象征什么?

    • A. 远方的友人
    • B. 团聚的期盼
    • C. 无尽的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谭献的《二郎神》更加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复杂,而李白则更多展现出豪放与洒脱的气质。两首诗都在描绘月夜的美,但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前者更为孤独,后者则是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度关山 春晚 别后寄吕子进 别馆中诸公 贝母 白发 芭蕉 八翁十首 八翁十首 八翁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监阅 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调味 半零不落 鳥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什袭以藏 算尽锱铢 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廉善 鼠字旁的字 陋巷箪瓢 包含撑的成语 亠字旁的字 山珍海胥 鹰扬虎噬 换柳移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