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杨柳枝辞》

时间: 2025-05-07 09:07:22

诗句

杨花如雪扑征衣,马上征夫苦忆归。

曾向曲中回首望,而今真在路旁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22

原文展示:

杨花如雪扑征衣,
马上征夫苦忆归。
曾向曲中回首望,
而今真在路旁飞。

白话文翻译:

杨花如雪般地扑在征衣上,
骑马的征夫苦苦思念着归来。
曾经在曲中回首遥望,
如今这些杨花真的在路旁飘飞。

注释: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通常在春季飞舞,形似雪花。
  • 征衣:指士兵或旅人穿的衣服,象征征途。
  • 征夫:指在外征战或旅行的男人。
  • 曲中:指曲子中,暗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路旁飞:指杨花在路边飘落,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黄昊,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征途中,描绘了战士在外征战时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表现了士兵内心的孤独与苦楚。

诗歌鉴赏:

《杨柳枝辞》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诗中通过杨花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头的“杨花如雪扑征衣”,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征夫身上的思乡情。这里的“杨花”不仅仅是物象,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的情绪。

接着“马上征夫苦忆归”,进一步揭示了征夫内心的苦楚。他在外征战,内心却始终惦记着远方的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对家乡的渴望。这种情感是许多在外游子所共同经历的,增强了诗的普遍性和共鸣。

“曾向曲中回首望,而今真在路旁飞”,从对过往的怀念转向了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反衬出现实的孤独与无奈。回首望的动作,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无情感慨。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浓到淡,描绘了游子的心路历程,展现了离别的苦涩与对家的思念,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杨花如雪扑征衣:用“杨花”比作“雪”,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征夫的孤独与寒冷。
  2. 马上征夫苦忆归:直接表达征夫对家的思念,情感真切,令人动容。
  3. 曾向曲中回首望:回忆过去,强调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怀念。
  4. 而今真在路旁飞:现实与怀念的对比,增强了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花比作雪,增强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诗中“杨花”和“征衣”,“苦忆”和“回首”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杨花的飞舞赋予了情感,象征游子的思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征夫的孤独与思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离别痛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花:象征离别与思念,代表着春天的生命力。
  • 征衣:象征游子的身份和生活状态,体现了征途的艰辛。
  • :象征征途与流动的人生,代表了不定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杨花如雪”中的“杨花”主要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美丽
    • B. 思念与离别
    • C. 战争的残酷
  2. 填空题:诗中“马上征夫苦忆__”表达了征夫对故乡的思念。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曲”指的是一种音乐形式。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加直接,情感浓烈;而《杨柳枝辞》通过自然意象渲染出思乡的氛围,情感更为细腻。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情感,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僧舍小山三首 临江仙 如梦令 传言玉女 感皇恩 夷门行赠秦夷仲 如梦令·门在垂杨阴里 如梦令 小重山 上林春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所图不轨 今夕有酒今夕醉 尽人皆知 穴宝盖的字 刊定 包含红的词语有哪些 彯撇 革字旁的字 甸子 氏字旁的字 豆分瓜剖 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云龙井蛙 羊酒 清正廉明 包含棍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