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0:5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0:53:37
素秋秋在水,木叶下,洞庭初。
看渺渺琼田,茫茫玉界,黯黯平芜。
晴湖。沼吴去后,莹柔澜犹似女儿肤。
万顷海惊化石,一泓月浸成珠。
蘧篨。呵壁狂呼。谁主客,甚黄苏。
叹无用年华,无功文字,无准乘除。
踌躇。鬅鬙我发,过仙山宜濯不宜梳。
夜半宫城近也,回桡怕有啼乌。
在清冷的秋水中,木叶悄然飘落,洞庭湖刚刚开始显露出它的容颜。远处望去,琼瑶般的田野显得渺小,玉石般的天地也显得迷茫,平坦的原野显得黯淡无光。
晴朗的湖面上,吴地的沼泽在离去之后,波光粼粼的湖水依然像少女的肌肤般柔嫩。
浩瀚的海面像是惊涛拍岸,化作石头的波浪,一轮明月浸泡下来,宛如一颗明珠。
我在蘧篨中呼喊,谁是主客,何必在意黄昏的酒席。
感叹无用的年华,无功的文字,连基本的算术都无法掌握。
我犹豫不决,长发飘扬,经过仙境的山,最好是洗涤而不是梳理。
夜深时宫城在近处,划船时害怕有乌鸦的啼鸣。
作者介绍:吴则虞(1870-1927),字子虞,号秋水,近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吴则虞的诗风独特,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吴则虞晚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内心惆怅。诗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木兰花慢 夜泛太湖》是一首充满优美意象和哲理思考的作品。诗中以“素秋”开篇,引入了清冷的秋季氛围,接着通过对洞庭湖及太湖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思考。在“看渺渺琼田,茫茫玉界”一句中,诗人以“渺渺”和“茫茫”描绘出一种无尽的苍茫之感,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在自然景观中,诗人插入了自身的情感,尤其在“叹无用年华,无功文字”中,流露出对自身成就的自我质疑与对时间的无奈感受。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哲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索。同时,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个人成就的反思,展现出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哪个湖?
“莹柔澜犹似女儿肤”中,诗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湖水的柔和?
诗中提到的“无用年华”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木兰花慢 夜泛太湖》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吴则虞更为沉郁,李白则更为豪放。吴则虞的自然描写更细腻,而李白则强调即时的豪情与饮酒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