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2:32
狱中作
作者:华岳 〔宋代〕
壮士刚肠不受冤,
髑髅可断志难干。
超仇未报薪当卧,
汉贼犹存铗谩弹。
情款不从囚口责,
炙浆难塞吏肠宽。
何当尽沥奸邪血,
染作衣裳看孟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冤屈和不公的愤怒,表现出壮士的正义感和不屈的精神。诗人感到自己的忠诚和勇气在囚禁中遭受了极大的压抑,尽管心中有仇恨未能报复,但仍希望能有朝一日洗清冤屈,展现正义。诗人对于腐败和奸邪的痛恨,渴望能将恶人的血液染成衣裳,以彰显正义。
作者介绍:华岳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豪放、慷慨激昂的风格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被囚禁之时,正值国家动荡、权臣横行之际,诗人心中积压着对不公正的愤怒和对正义的渴望。
《狱中作》是一首充满了强烈情感和激昂气势的诗作。诗人在狱中忍受着冤屈,内心的愤怒和对正义的追求让他无法安眠。诗中使用了许多典型的意象,诸如“壮士”、“髑髅”、“汉贼”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开篇的“壮士刚肠不受冤”直接表明了诗人的立场,表现出他不屈的精神和对冤屈的不甘。接下来,诗人反思自己未能报仇的无奈,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着对正义的渴望。
全诗通过“何当尽沥奸邪血,染作衣裳看孟安”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将奸邪之人一举铲除的愿望。这种渴望不仅是个人的情感宣泄,更是对社会公正的呼唤。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是对正义与忠诚的深刻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节奏感强烈,同时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冤屈的控诉和对正义的渴望,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壮士”指的是:
A. 一位伟大的将领
B. 具有勇气和正义感的人
C. 一位诗人
“何当尽沥奸邪血”可以理解为:
A. 何时才能消灭恶人
B. 何时才能洗净自己的冤屈
C. 何时才能获得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