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7:10
水痕吹杏雨,正人在隔江船。
看燕集春芜,渔栖暗竹,湿影浮烟。
余寒尚犹恋柳,怕东风未肯擘晴绵。
愁重迟教醉醒,梦长催得诗圆。
楼前。笑语当年。情款密思留连。
记白月依弦,青天堕酒,衮衮山川。
垂髫至今在否,倚飞台谁掷买花钱。
不是寻春较晚,都缘听得啼鹃。
水面上留下杏花雨的痕迹,正好有个人在隔江的船上。
看那燕子聚集在春天的草地上,渔船隐居在黑暗的竹林中,湿润的影子在烟雾中浮现。
余寒依旧留恋着柳树,害怕东风还不愿意撕开阴霾的绵云。
愁绪沉重,难以醉倒清醒,梦境绵长,催促我写出圆满的诗篇。
楼前的笑语仍在,回忆起当年的情深意重。
记得在白月下拉琴,青天醉酒,山川壮丽无边。
不知当年稚龄的我,如今是否还在,倚靠飞台,谁又会花钱买花呢?
不是我寻春晚了,而是因为听到啼叫的杜鹃。
本诗中提到的“白月依弦”可以理解为古代文人雅士在月下吟唱,表现了一种清雅的生活情趣。青天与酒的结合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
张炎,字维屏,号云崖,宋代词人,活跃于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善于描绘细腻的生活场景。
《木兰花慢》创作于诗人对往昔游历的回忆中,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江边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词作,诗人在舟中隔江而坐,感受到水面上杏花雨的痕迹,描绘出春天的意境。诗的前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燕子、渔船、竹林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面。余寒尚恋柳,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来临,诗人对此既有眷恋,又有些不安。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往昔的回忆,提到楼前的笑语和青天醉酒,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留恋。通过“垂髫至今在否”的疑问,传达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感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渴望。此外,最后一句提到杜鹃的啼叫,暗示春天的到来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让整个词作更加充实而富有层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余寒尚犹恋柳”表达了什么情感?
“水痕吹杏雨”中的“杏雨”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