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9:06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腐儒身世已百忧,此去行年岂堪记。
岳阳楼前一杯酒,与子同州复同味。
洞庭秋气运苍梧,天高地远鱼龙呼。
莫倚仲宣能作赋,不随文若事征途。
这位腐儒的身世已经充满了忧愁,这次离去的年岁又怎能轻易记得呢?
在岳阳楼前,举杯共饮,与朋友同州的滋味依然如故。
洞庭湖的秋气带来了苍梧的气息,天高地远,鱼龙在呼唤。
不要依赖仲宣(王勃)能写出骏逸的诗篇,不要在文采上随意应付人生的道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青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较高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是在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地点与人物,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之间的交往与情感流动。
《留别康元质教授》是一首表达离别时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人生的感悟。开篇“腐儒身世已百忧”一句,显示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自嘲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自己的情绪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描绘了洞庭湖的秋意,以及高远的天际,展现出一种壮阔的视野与思考。
“岳阳楼前一杯酒”,不仅是友谊的象征,更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不舍。酒是联结情感的媒介,而“同州复同味”则暗示了他们曾经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最后两句“莫倚仲宣能作赋,不随文若事征途”,诗人强调了文学创作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常,告诫读者不要过于依赖文学的光辉,而应关注人生的实际抉择。这种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与生活的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友谊与人生的思考展开,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传达出一种深刻而又复杂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个著名的楼阁?
“莫倚仲宣能作赋”中的“仲宣”指的是谁?
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样的结构和内容呈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留别康元质教授》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