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4:07
南乡子
怪来春不和人聚。
知道将归,收拾花同去。
可怜全学薄情郎,
处处园林留不住。
只有蝶儿相顾,
几多落花犹护。
也应念着寂寥人,
时尝一到帘前路。
春天怎么就不让人欢聚呢?
我知道你即将离去,
只好收拾花朵和你一起走。
可怜的是你全学那薄情的郎君,
到处的园林都留不住你。
只有那蝴蝶还互相依偎,
多少落花依旧在守护。
你也该想起那寂寥的人,
偶尔来到帘前的路。
作者介绍:陈世祥,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见称,常表达对生命、爱情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诗人面对即将离去的朋友或爱人,情感复杂,既有留恋又有无奈,反映出清代文人对春天与情感的细腻观察。
《南乡子》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去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全诗以“怪来春不和人聚”开篇,直接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与感叹,春天本是欢聚的季节,却因离别而显得冷清。接着,诗人用“知道将归,收拾花同去”传达了对即将分别的人的感情,似乎在说春天的花朵也不能留住离去的人,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情感。诗中提到的“薄情郎”隐喻了对情感的冷漠与无情,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
在后面的描写中,只有蝴蝶在相互依偎,似乎在暗示即使人无法相聚,自然界的生灵依然在彼此陪伴,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诗人提及“寂寥人”,表达了对孤独之人的思念,强调了离别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离别的伤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薄情郎”)、拟人(“蝶儿相顾”)和对仗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美丽、离别的无奈与对孤独的思考,充满了细腻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忧伤
“薄情郎”在诗中指的是:
A. 有情之人
B. 无情之人
C. 忍耐之人
D. 忧伤之人
诗中提到的“蝶儿”主要象征:
A. 孤独
B. 自由与爱
C. 美丽
D. 伤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煜的《相见欢》相比,陈世祥的《南乡子》更侧重于描写春天的景象与离别的情感,而李煜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角度与情感深度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