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54
小重山 夜泊巫山,时自宜昌退却,舟中写此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十二巫峰兵气销。
野猿声断续,送征桡。
停船山下晚凉招。
余霞外,新月涌江潮。
远岫软烟飘。
怒涛惊潋滟,客魂消。
倚舷极目意萧萧。
山如黛,眉翠倩谁描。
在巫山的夜晚,十二座山峰的气势渐渐消散。
野猿的叫声时断时续,送别着离去的船桨。
停船在山下,晚风送来一阵凉意。
天边的余霞消退,新月升起,江水涌动。
远处的山峦被轻烟笼罩。
怒涛拍击着水面,惊起了波光,客人的心情也随之消散。
倚靠船舷,远眺四周,心中感到萧条。
山峦如黛,眉似翠,究竟是谁描绘了这样美丽的景致?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精于古诗词,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夜泊巫山时,诗人因舟行江上而生情,表达对山水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这首《小重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巫山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即以“十二巫峰兵气销”引入,描绘了巫山的壮丽与神秘,接着通过“野猿声断续,送征桡”展现了自然界的声音与船行的离愁。诗中“停船山下晚凉招”一句,传达了夜晚的清凉与舒适,却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余霞外,新月涌江潮”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接下来的“远岫软烟飘”则用轻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空灵的氛围。最后的“山如黛,眉翠倩谁描”不仅通过“谁描”引发读者对美的思考,也点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既有对山水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巫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野猿声断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离愁
C. 愤怒
D. 惊讶
“山如黛,眉翠倩谁描”中的“谁描”意在强调什么?
A. 对山的赞美
B. 自然的美丽
C. 人工与自然的对比
D.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的“余霞外”暗示了什么?
A. 结束与开始
B. 不确定性
C. 归属感
D. 自然的循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不同时间、空间背景下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
以上书籍深入探讨了古典诗词的美学特征及其背景,有助于理解和欣赏《小重山》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