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重山 夜泊巫山,时自宜昌退却,舟中写此》

时间: 2025-05-04 10:41:54

诗句

十二巫峰兵气销。

野猿声断续,送征桡。

停船山下晚凉招。

余霞外,新月涌江潮。

远岫软烟飘。

怒涛惊潋滟,客魂消。

倚舷极目意萧萧。

山如黛,眉翠倩谁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54

原文展示:

小重山 夜泊巫山,时自宜昌退却,舟中写此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十二巫峰兵气销。
野猿声断续,送征桡。
停船山下晚凉招。
余霞外,新月涌江潮。
远岫软烟飘。
怒涛惊潋滟,客魂消。
倚舷极目意萧萧。
山如黛,眉翠倩谁描。


白话文翻译:

在巫山的夜晚,十二座山峰的气势渐渐消散。
野猿的叫声时断时续,送别着离去的船桨。
停船在山下,晚风送来一阵凉意。
天边的余霞消退,新月升起,江水涌动。
远处的山峦被轻烟笼罩。
怒涛拍击着水面,惊起了波光,客人的心情也随之消散。
倚靠船舷,远眺四周,心中感到萧条。
山峦如黛,眉似翠,究竟是谁描绘了这样美丽的景致?


注释:

  • 巫峰:指巫山的山峰,象征着雄伟和壮丽。
  • 兵气销:指山的气势逐渐减弱,象征一种神秘的力量消退。
  • 野猿:指山中的猿猴,常用来表现自然的声音和情绪。
  • 余霞:指日落后残留的晚霞。
  • 新月:指新月升起,暗示新生和希望。
  • 江潮:指江水潮起潮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 客魂消:寓意旅人因景生情,心绪飘荡,感到孤独和思乡。

典故解析:

  • 巫山:巫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仙女和神话传说相联系。传说中,巫山是女神的居所,象征着美丽与神秘。
  • 新月:新月通常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古人在诗中常用以表达情感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精于古诗词,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夜泊巫山时,诗人因舟行江上而生情,表达对山水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巫山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即以“十二巫峰兵气销”引入,描绘了巫山的壮丽与神秘,接着通过“野猿声断续,送征桡”展现了自然界的声音与船行的离愁。诗中“停船山下晚凉招”一句,传达了夜晚的清凉与舒适,却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余霞外,新月涌江潮”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接下来的“远岫软烟飘”则用轻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空灵的氛围。最后的“山如黛,眉翠倩谁描”不仅通过“谁描”引发读者对美的思考,也点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既有对山水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二巫峰兵气销:十二座巫山的气势如烟般消散,象征着壮丽的景色逐渐归于平静。
  • 野猿声断续,送征桡:野猿的叫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伴随着离去的船只,表现出一种离别的氛围。
  • 停船山下晚凉招:在山下停船,晚风带来一丝凉意,令人感到舒适又有些惆怅。
  • 余霞外,新月涌江潮:日落后的残霞与新月交替出现,江水涨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远岫软烟飘:远处的山被轻烟笼罩,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美感。
  • 怒涛惊潋滟,客魂消:狂涛拍击水面,惊起波光,旅人因景而生情,心绪飘荡。
  • 倚舷极目意萧萧:倚靠船舷,远望四周,心中感到一片萧条。
  • 山如黛,眉翠倩谁描:巫山如黛,绿意盎然,诗人感慨这样的美景究竟是谁描绘而成。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山如黛”比喻山的颜色,生动形象。
  • 拟人:如“怒涛惊潋滟”,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巫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象征着雄伟与神秘的自然景观。
  • 野猿:自然的声音,带有情感的寄托。
  • 余霞: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留存。
  • 新月:象征新生与希望。
  • 江潮:象征着时间与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野猿声断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离愁
    C. 愤怒
    D. 惊讶

  2. “山如黛,眉翠倩谁描”中的“谁描”意在强调什么?
    A. 对山的赞美
    B. 自然的美丽
    C. 人工与自然的对比
    D.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的“余霞外”暗示了什么?
    A. 结束与开始
    B. 不确定性
    C. 归属感
    D. 自然的循环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与《小重山》同样描写了山水,但前者更强调晨曦的美与旅途的急迫,后者则通过夜晚的宁静传达离愁与思念。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不同时间、空间背景下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研究》

以上书籍深入探讨了古典诗词的美学特征及其背景,有助于理解和欣赏《小重山》的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秋雨 祝英台近 贞晦翁作庭中花木诗,嗣君叔扬为之绘图 祝英台近 其二 寄谢青、雪砰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送王江华二首 其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谷雨,课童子修灌花木 祝英台近 同远是、虎侯坐耕客斋中分调 祝英台近 其七 烧香词 祝英台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肉灯台 重仞 农岁 龝字旁的字 一定之论 眉语目笑 硬命 削肩细腰 止字旁的字 还籍 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削方为圆 刀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长鸣都尉 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